从1935到2020 第171章

作者:半只青蛙

董升堂突然问道:“老实答我,那个张克侠,是不是你们的人?”

“怎么了.......”

“没有......”

张克侠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西北军出身,也是宋哲元的嫡系,1936年初时,他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担任教官,山西战役后,保定被东北军夺走。当时张克侠带着学校里的未毕业军官学生及时退出保定,而后在宋哲元的支持下,以之为基础在河北征兵,组建了一支补充旅预备队。其枪械,大部分是红军根据和宋哲元的协议,以枪械弹药为“过路费”提供补充。

过去的一年里,二十九军的整体实力一直在上升。知道“平津河北不太平”的宋哲元一直努力地对外求购军备,扩充实力。张克侠就是在这个时期升任旅长。

董升堂所以这么问,那是因为他去过补充旅,发现那儿的气氛"简直就是个共匪窝",被张克侠重用的几名军官,给他的感觉全是和自己弟弟身上一样的“味道”。

董升堂道: “振堂,我只是个军人,我不懂你们什么主义......”

董振堂摇头道:“大哥,不懂主义是不行的!没有主义的部队,只是军阀的部队!常凯申可以用银元买通各路军阀,却买不动任何一支共产党的队伍。我们红军走了两万里部队都没走散,你们29军,走五千里后,还能余下多少人?这就是革命的军队和旧式军队的不同之处,因为我们是有思想的军队,我们知道为何而战。”

董升堂沉默不语。

临别前,董振堂最后道:

“大哥,日本人全面入侵已经不远,你一定要加紧部队的训练和补充兵建设。我们转交给你们的那些武器,也要好好用上。”

新建的塘沽港这儿的货运如潮,早就盯着平津的日本人自然在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大批“疑似美国军火”正在流入河北,稍稍一查就知道这是输送给红军的。消息传回东京后,立刻在东京上层引发小小的骚动。

“又让他说对了!那个阴险的瘸子!”

十月一日,在御前会议上,雍仁天皇恨恨地道。他是亲英美派,亲英美是怕战败。如今绥远之战已开打在即,战前日本方面通过外交向美国人放出过试探气球,美方表示会“严守中立”,并不会为在日军在中国的行动采取制裁措施,谁会想到开战之前,美国人居然做了这么一出。

土肥原贤二报告道:

“从箱子的形状和体积上判断,这次从船上御下的枪械,数量大概在五到六万杆之间,特高科的人估计应当是上次欧战时美军多生产出来的莫辛那甘步枪。”

“最近这一年,露西亚也一直通过各种渠道往共产党部队输送武器。我们在太原的密探报告,他们在太原拥有的战车数量就超过二十辆!不仅如此.......”

土肥原贤二正在报告着,突然看有侍卫匆忙地跑进宫里,然后递给土肥原贤二一封加急电报。

土肥原贤二翻开一看,又是一惊。

“怎么了?”

“天津来电,露西亚刚刚通过塘沽港,又向支那共产党输送了整整四十辆战车!”

-----

“四十辆战车!斯大林又把他的T26送到中国来了吗?他现在倒是有钱全世界输出革命了。”

同一时间,白宫里,罗斯福也接到了来自天津的电报。十月一日这天,红军通过塘沽港,一下子获得了整整四十辆T26坦克。当一辆辆的坦克,不加掩饰地用拖车拖着,驶过平津街头时,太平洋彼岸的两个国度:日本和美国,都震动了。

罗斯福问幕僚道: “赫尔先生,加上杜邦先生送给他们的五万条莫辛那甘,他们有可能在北方挡住日本人吗?”

杜邦通过美国陆军“盗卖”一战时的旧枪械,其实这事是得到了白宫罗斯福总统“背书”默许的。没有战争,一等人海军和二等人陆军最大的敌人都是国会,一直穷逼得要死。罗斯福正要参加第二次的总统连任大选,现在的他离不开军方的支持,而且考虑到“势力平衡”的需要,让日本人在人中国更多地流血,在这事上他是暗中默许了。作为“平衡”,当那五万条莫辛那甘步枪到达塘沽卸货的时候,另一条美国货船,则在上海这儿卸下了一批火炮和M2坦克。给重装备奇缺的常凯申紧急输了一波血。

哈里笑道:“现在是十月了,气温马上就要转凉。南方,北方,两个战场哪个会先开战呢?”

罗斯福笑道:“应当是北方吧,四十辆苏联援助的战车出现在的街头,日本人是不可能再容忍下去的。他们一定会抢在对手接收这批装备前就出手的。”

--------------

整个绥远地区,一南一北,有两座山脉的战略意义极为重要!

一为北面阴山山脉,一为归绥的大青山山脉。

大青山山脉,就是红军和傅作义“张家口换包头”后双方的势力分界线。

和历史上不同,石原莞尔亲自策划的绥远战役,从一开始时就对红军的实力空前重视。

德王部控制地盘极大,百灵庙不过是其最靠近包头的城镇。而由西向东,几处极重要的德王部聚集点,分别是大庙、土城子、商都、尚义。其中商都和尚义亦是伪蒙古第一军主力主力的聚集地。

前面说过,何梅协定之后,日军通过蚕食渗透的方式,这个时期已基本将整个察哈尔收入囊中。只是当地过于贫苦,“收益为负”,有战略价值而无经济价值,所以才鲜有驻军,一直交由日本人扶持起来的东蒙势力统治。

至德王部,到历史上的百灵庙战役前,其表面上一直是假装服众南京政府,暗地里却和日本人勾搭。而到山西战役暴发前,南京政府在这一带,还保持有约一千五百余人的,打着“保安团”名义的军事武装,其也被德王视为眼中钉。

历史上36年3月左右暴发了百灵庙起义后,这股武装脱离德王南下大青山,最后被傅作义收编。

而从黄克这儿了解到历史后,已经被地下党渗透严重的百灵庙官兵,并没有象历史一般起义,而且继续保持蛰伏状态。

而随着当年五月,常凯申在山西大败,彻底失去对黄河以北地区的控制权后,驻守在百灵庙的这支保安队就成了无主孤魂,其名义上还是隶属于南京国民政府,但此时常凯申已不再为其发饷。

这个时期,德王为了收买守军,也拿出不少好处。但实际上却在日本人的指示下,在九月二十八的时候,要求这支保安队到百灵庙东北方的大庙和自己的伪二军换防。(注:德王部此时的伪一军,伪二军,名为军,其实也就是一千多人的加强混编的骑步兵团)

这条指令一出,红军这边立刻就意识到,日本人快要来了!

恰好此时,来自苏联的重装备援助40辆的T26坦克在这个时间点运至天津外海——该坦克是向苏联贷款购买,未来以西北产的矿产支付。

此时的中央已迁到太原,在上级的指示下,四十T26坦克故意高调地在天津亮相,就是为了刺激日军上层,让他们在仓促间发兵百灵庙。

---------

“不能再拖延了!必须现在就发兵绥远!否则一旦共产党部将这批露西亚的坦克调到包头,就会增加许多变数。”

拿到从天津发来的电报后,日本军部上下立刻就象炸了窝的蚂蚁群,所有人都叫嚷着必须抢在红军增兵包头之前奇袭拿下绥远。

和裕仁不同,雍仁登基后,起初他是想在统制派和皇道派两者间两头讨好,但是很快就发现,自己还是只能依靠统制派,同时不得不象黄克书里写的那般,将那群喜欢独走的中二们赶到中国去。

和历史上稍有不同的是,由于早早地就定下了绥远战役方略,所以驻华派遣军那边,也有了个想头和发泄口,倒也没有提前独走的事发生。

在御前会议上,石原莞尔稍稍皱了皱眉。百灵庙那儿的战略物资囤积,其实在半个月前就完成了。日军之所以拖到现在还没有动手,却和常凯申有关。按他们和常凯申密谈商量好的,原计划是双方在十月十五日同时动手,常凯申的部队在那时攻击河南省,而日军在北方同时进攻,让红军首尾难顾......

因为知道对手已经有了一支“规模不大”的空军,按石原莞尔的计划,真正开战时,也会派出飞机支援前线。如果计划被打断提前,驻华派遣军的陆航支援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常凯申老想着让日本人先动手,可是石原莞尔却也是这么想的。只是石原莞尔没有想到的是,红军这边突然高调地把从苏联获得的坦克亮相,一下子让大本营这儿阵脚大乱,仓惶地要求提前发动绥远战役。

为了“利益平衡”,此次绥远作战,日军是从驻热河部队的第六师团中各自抽调部分精锐,加上部分骑兵,组成了一个混成旅团。

按计划,这支特混旅团会从新明出发,西进,先攻击大庙,歼灭那只眼钉千余人的保安大队,然后在百灵庙和伪蒙军会合后再一起南下,夺取包头。

此战,日军计划出动一个混编旅团的部队,总计约六千五百人,其中包括一个千人的骑兵团,则指挥这只部队的,则是陆军中将谷寿夫,参谋长是柳川平助。

出发前,这支的日军精华部队,因为蒙古伪军相助,全军上下只带了四天的口粮。加上几年东北军不堪一击印象深刻,全军皆是傲气冲天。

这帮日军于十月一日深夜悄然离开新明,一路西进,速度极快,最多三天就可以抵达大庙。只是他们自以为此行神不知鬼不觉,却哪里想到眼睛早就盯在这一块的派驻在附近的在侦察员,在第一时间就发觉了他们的行踪。

十月四日晚,当第六师团的混成旅团距离大庙还有五十公里路地时,百灵庙这儿突然枪炮齐鸣。

在林虎三的指挥下,骑一师配合一个军的红军主力,在十二辆坦克,三十多辆装甲汽车,四十辆汽车的掩护下,突袭百灵庙。

战斗在凌晨两点爆发。

百灵庙驻有伪骑兵第7师约1800人、德王直属骑兵1000余人,另有专任指导的日本军官、伪装士兵500人,总计约为3300人。而林虎三一次性就投入了一万五千人的主力部队。

百灵庙四周环山、山外为平坦草地、35公里内无村落、易守难攻。德王为配合日本人南侵,更在北山位置修建了机场,并暗中囤积航空燃油。

战前,林虎制定了隐蔽接敌、正面攻击与迂回包抄相结合、速战速决、准备阻击援敌等指导要领,“以强袭之准备作奇袭之行为”,对百灵庙发起进攻。

第一波突击部队,全部是用汽车拉到最前线,然后十二辆坦克聚成矛尖状,装甲汽车跟后,一波突击,当场就德王的伪军部队打得落花流水,四散奔逃。

历史上这群人面对武器和战斗力稍差的傅作义部也只坚持到天亮就全线崩溃。而这一回,面对着坦克和装甲汽车组成的钢铁突击群,战力极差的蒙古伪军更是一击即溃。

唯一给红军造成巨大麻烦的,反而是打着商族“身份”进入百灵庙的那五百名日军。大战发生时,这五百名日军当时大部分聚集在一起,结了个环形阵地防守。

红军和他们一交手,立刻就发现其防守的环形阵地火力猛,枪法准,给进攻的红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陈光在哪,把我的坦克开过来!”

前线指挥作战的林虎三早就知道有这样一支日军藏在百灵庙。

在林虎三的指示下,围攻的红军对这股日军只是暂时地围而不攻,先是集中力量围歼德王的伪军部队。其间这股日军想要突围,却被调来的坦克仗着刀枪不入欺负日军缺乏反坦克武器赶了回去,在丢下近百具尸体后,只能困守在一处只有二十多米高差的小山包上。

天亮时,围攻百灵庙的红军已全歼德王的大部分部队,只有百余骑兵荒不择路的向东逃窜,至于德王也死于乱军之中。

天明时,最后的总攻开始,林虎三一口气将所有的坦克集中在一起对日军防守的环形阵地发动集团突击。

这十二辆坦克,平均每辆身上都披挂着十枚黄克设计的反步兵跳雷,突击前选择的装药是三十米距离近身型。十二辆坦克不讲武德的突入日军防御阵地前十余米处时,先一步对着小山包日军的防线发射跳雷,

而与此同时,布置在稍后位置的二十余门迫击炮,则在这时不断地发射迫击炮轰击山包给予炮火支援。

短短的一瞬间,占地不过几百平米的山包就落下了一百多炮弹或跳雷,凶猛的火力令山上守军瞬间死伤大半。

换成从前,林虎三是绝对舍不得如此奢侈地使用火力覆盖战术的,但是拿下太原兵工厂,又夺得巩县兵工厂,弹药充足的林虎三,终于也过了一把“有钱人”的瘾。

火力覆盖过后,跟在坦克后面红军步兵配合坦克一起伴随进攻——这个时期的日军,严重不重视自动火力,手中的武器基本只有三八大盖。坦克冲山虽然不是太正确的作法,但是有步兵掩护却也问题不大。其间有两个不要命的日本兵身上绑着集束手榴弹想冲击坦克,却被掩护的步兵用花机关枪扫倒。

百灵庙的战斗,在上午八点时基本结束。

战后打扫战场时,红军发现,这股日军凶残无比。不少伤员在战场上装死,身下压着手雷想拉红军同归于尽——好在几个月前黄克还在国内时,和林虎三谈起日军时,就特地向他交待了这一点,更把历史上平型关战役时日军俘虏那些作为和他说了。

林虎三可不是什么迂腐之人,相关事项也早就对下面的红军战士特别交待过。打扫战场前提别吩咐他们小心鬼子装死反扑,觉得不对劲地先往脑袋上来一枪。

事后统计,共有六名受伤装死的日本兵怀抱手雷想同归于尽,好在全部都被发现提前爆头干掉。而二十多名从战场上捕获的受伤日俘,事后也极不老实,疯狂地反抗,咬人。要不是红军有纪律在先,林虎三当时真的很想将这些日俘全毙了。

天亮的时候百灵庙北部的机场,也早已落入红军之手。事后统计收获,日军在百灵庙这儿悄悄囤积的子弹就超过二百万发,机枪十挺,电台三部,火炮五门,步枪一千二百多杆,以及大量珍贵的燃油。

拿着缴获数字,对比一下黄克交给他的历史上傅作义发动百灵庙战役的缴获,林虎三发现自己战果是对方的两倍有余。

而百灵庙机场的获得,让红军可以在更接近前线的距离建立前线机场,这对于接着下围歼大庙方向的日军主力意义更大。

而昨晚就在红军突袭百灵庙的时候,大庙方向的“保安团”在地下党的率领下发动“起义”,干掉当地的蒙伪军残部。

百灵庙遭遇红军夜袭,守军全军覆没的消息,在当天九点就摆在了东京大本营指挥石原莞尔的面前。

日军的战略意图被红军识破,此时已不容置疑了。

而这个时间点,谷寿谷的第六师团一部混成旅团,距离大庙还有三十里地。一下子就处于极尴尬的地步。

进攻,明显就要和拥有数量优势和主场之利的红军为敌。

后撤的话,那么为了此次战役前面准备的一切就成了一场天大的笑话.......

“这一仗,不能打!”

不光是具体执行前线作战任务的驻华派遣军司令部那儿,就连前线的谷寿夫,都已经意识到百灵庙这儿是个坑,不能再冒险了。

--

-------------------- 第172章黄元兴绝对不可能是共产党 --------------------

从军事角度说,所谓的“奇袭包头”,就和邓艾的偷渡阴平一般,是极度冒险的军事行为,赌博性极强,稍一暴露,就是全军覆没的结果。

第六师团原驻地是在热河承德,那里离百灵庙,后世的陆上距离,超过了八百公里。

为了减少距离,第六师先是在从承德到察哈尔省东盟区新明之间,建立了一堆的补给兵站,然后再从那儿中转出兵。按石原莞尔原先的设想:奇袭包头,要保证万无一失,出动的兵力最好是一个师团。

但是距离的暴虐,糟糕的补给状况,导致最后出兵时就只有一个混编旅团6500人的编制。

十月出兵,其实已稍有些迟了,这段时间察哈尔的气温在3~13度之间,之所以拖这么久,就是在新明建立前进兵站需要耗费的时间太多了。

而一旦奇袭受挫,甚至陷入伏击包围圈,这支劳师远征的部队,短时间里几乎不可能得到后方有效的支援。

一个合格的指挥官,在得到百灵庙传来消息,遭遇奇袭失守,这个时候第一想法,就是该转身后撤,以最快的速度原路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