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到2020 第288章

作者:半只青蛙

至于一些被认为不太重要的东西,比如历年的电报存档,原件,就全留了下来。常凯申无心,新接收南京的陈济棠,忙着和李宗仁争权夺利,在决出雌雄之前,有相当长的时间,常凯申留下的电报部门都无人关注,更不会有人去注意那些藏有常凯申黑历史的机密文件。

国民党的人没注意到,但共产党的人却一直在盯着。

政权交接的混乱时期,有心人稍作手脚,就将这些机密的电报存档大量的盗走,带回中央总部。等陈济棠终于理顺了内部,正式登基上位后,开始整顿内部时,进行新旧交接,正要整理资料文件时,日本人恰好在这个时刻又打过来了。

由于日军前期的攻势实在太快,放弃南京跑路时,陈济棠走得非常匆忙,大量的机密文件都被遗弃了——当时他倒是下令让人烧毁文件,但是执行的人在收了接收南京的共产党递过来的几条大黄鱼好处费后,就拿了一些不重要的东西装模作样地在委员长府的院子里烧了下,应付上级作作样子。

最终,常凯申成为委员长十年内,发出的电报,签下的文件,除了少数被他带走的外余下的统统落入共产党之手——但他带走的那些文件也没有流失:在被王亚樵把别墅炸塌后,事后清理现场时,清理人员中混入了地下党,他们从废墟中把藏在保险箱里的文件搜了出来,悄悄带走。

抓住常凯申后,中共中央这个时期就开始组织人员,整理那些如山的文件档案,查找常凯申的“反人民”的罪证。

一查就是一个月,始终没有整理完毕,原因数量实在是太多了。要收集常凯申的罪证其实很容易,但要统计清楚,却当真是罄竹难书,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好在现在抗战已经结束,中共也有时间慢慢对付他。

这个时期的北平,京师第二监狱也已经改造完毕,其就是后世著名的功德林监狱。里面这时已入住了第一批的国民党高级战犯——成员基本都是淮南战役时俘虏的那些人,又以陈诚的嫡系十八军最多。

淮南战役被俘国民高官,只要被查出有血债的,一个不漏的都关在里面,至今仍未放出。仅有张治中,丘清泉这般相对较清白的得以被提前释放。

丘、卫二人南下前,就曾去过这儿看过狱中同僚。

当时黄维和朱怀冰,就隔着牢笼对二人叹道: “汝为座上宾,吾为阶下囚。”

关在监牢里的这些十八军的高官们也很郁闷,要论血债,卫立煌手上的也不比他们少。但是卫立煌在山西战役被俘时,中共对他们是以礼相待,早早释放用于交换俘虏,等轮到他们战败被俘时,常凯申已输光了赌本,大家只好整整齐齐进了功德林准备吃长期牢饭了。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些人都是常凯申的得意门生,他们进了功德林,陈济棠可不会养他们的家人,在北平坐牢期间,收到家里的来信,也是一片哀嚎。

七月十五日这天,黄维等人在监狱里放风的时候,外面一阵轻微的喧哗声,很快他们看到几个战士押着一个身上戴着重镣的人犯走了进来。

“康兆民?你怎么也被共产党抓住了?”

以十八军为首的战犯们,个个都大吃了一惊,兆民是来人的表字,他的姓名叫康泽,头上还缠着纱布,受了些轻伤。

“我被刘湘的人给卖了!”

康泽哭丧着脸报怨着,心里也是懊悔无比。

去年常凯申被赶下台后,其座下著名的八大金刚,十三太保徒子徒孙四散各地,大多数的命运,都由民国红人变成了前妈养的拖油瓶,被打入另册,基本下场都很凄凉——桂系不可能用这些人,粤系这边自成一体,陈济棠还要给自己的部下封赏呢,所以也没有他们的位置。

这群人中间,康泽是命运最为悲惨的一位。

何也?

常凯申下台后,中共和陈济棠为了痛打落水狗,联手揭发常凯申的各种黑历史。常凯申被黑得一塌糊涂的同时,以康泽别动队闻名于世的他,自然也成了江浙富商集体仇恨的对像。绑架富绅,敲诈勒索,这活大半是二陈兄弟的手下干的,但康泽也没有少作。尤其是在中共山西战役后,康泽为了替常凯申筹饷,亲自下场四处打劫敲诈富绅,甚至过份到连工厂的机器都搬走倒卖。(前文有述,就是戴笠找黄克卖纺织机器的那一段,机器就是康泽弄来的)

常凯申一倒,康泽就成了明面上最出名的吸仇恨机,

“我们动不了常凯申,还动不了康泽你们吗?”

一时间,就连国民党内部,深恨常凯申的汪精卫孙科之流,都帮腔叫嚣着要杀康泽以谢国民(安士绅之心)。在这样的背景下,陈济棠也不可能任用康泽此人。从前康泽当常凯申马仔时有多风光,倒霉走背运时,就有多凄惨。

他根本就不敢待在南京,先是逃到香港去,躲了一阵,直至淞沪会战爆发,民间情绪转移,才悄悄回到国内。原本想回到四川老家投靠刘湘,结果在四川没待几天,红军取得了南京战役的全胜,显露出君临天下的气势。

康泽好歹也是在莫斯科中山大学进修过的,读过马列,明白自己手上血债太多,看情况不妙就悄悄地离开四川又想逃跑出国。

从川地到香港,最快的手段当然是坐飞机。可是这个时间点,康泽已经破落了,根本弄不到飞机。他也是胆大,仗着自己当特工修得的本领,化妆之后乘船顺江而下,而计划是想在武汉下船再转道。

他却哪里知道,这个时期刘湘也在暗中和中共谈判,为示好中共,早早地就把康泽的行踪向镇守重庆的贺老总透露,结果康泽所乘的船在经过的长江重庆段的时候被红军在江上拦下,认出,抓了个正着。

康泽知道自己被抓必死,被捕想要反抗,被抓捕人员在头上给了一枪托,所以众人看到他时,头上缠着纱布。

听说抓到了康泽这个血债累累的特务头子,红军上下是一片喊杀声,也就是李润石说了句暂时别杀,然后就被全身加上重镣,押到了北平功德林来。

康泽被扔进来后,黄维等人立刻围上来,向他询问常凯申手下那些亲信们的现状。

“何应钦那个崽子,他现在投了桂系,跟在李宗仁白崇禧身边当狗。”

“你们的老长官陈诚和顾祝同一起逃到香港去了,一直没有听到他的消息。”

“钱大钧、蒋鼎文,现在跟在汪精卫孙科一起混,挂了个闲职。”

“汤恩伯那个家伙,淞沪一战丢光部队逃走,不知去向,听说他和刘峙一起跑南洋了,联系不上。”

“混得最好的还是戴雨农,他从前和黄元兴关系好,明知他是共产党还在帮着打打掩护,过去一年里,他的别动队在上海配王亚樵干了几起大事。蓝衣社的人在江西那儿圈了一片地,依靠着红军,充当桂系与红军势力的中间隔离带。有红军撑腰的他对陈济棠 李宗仁都是爱理不理,我听人说他拿到了李润石的特赦令,说不定哪一天身上的皮子一换,就会变成红军了!”

康泽酸气冲天地说着,心里却是羡慕戴雨农抱上了好大腿。他康泽其实和黄元兴也是做过生意有点香火情的,可是怎么就没有他这么好命呢。

当康泽在功德林里对着众人抱怨诉苦的时候,被他提到的黄克,正坐在李润石面前和他讨论如何处置未来的常凯申旧部的话题。

“戴笠的人真不好处理啊,他的手下恶贯满盈,这种人要是起义了,加入了我们的队伍,很多同志都不会接受的。”

说出这话的人却是黄克——康泽向黄维等人说戴笠拿到李润石的特赦令,其实是他胡猜的,这也是在国统区流传甚广的一个“谣言”。

作为黄埔出来的“新生代”政治势力的一员,常凯申手下的这伙人,某些地方的政治觉悟,比如说“投机”本事,都是有的。

淮南战役结束后,戴笠很清楚自己的情况。

他和常凯申走得太近,就算投了陈济棠或者李宗仁,都不会有好下场,而共产党那边,自己替常凯申搞特务工作(虽然这个时期是新人,还不如中统出名),但总是很敏感。(历史上这个时期戴笠的蓝衣社青年救国军在抗日战争还是有很亮眼的表现的)

他跟着黄克炒股,狠捞了一票。戴笠深知自己怀璧其罪的道理。上千万美元的家产,如果没有足够的背景势力,逃到国外也很危险。

所以戴笠作法,就是表面投陈济棠,私底下继续和潘汉年勾搭,淞沪大战时,积极和中共合作。在这过程中,中共这边的人对蓝衣社的那帮年青人不断地拉拢渗透,戴笠看在眼里却假装不知,主动配合,表现得非常好。

他的思路很清晰,未来的中国的江山,一定是共产党的,但这个红色江山,他这个当过大特务的,绝对不能待的,将来一定要出国。

不过出国前,要多立点功,留下足够多的香火情。这样共产党这边,可以作为自己在国外混不下去,一个“备份”,未来在国外待不下去,也有个退路。

在他的配合下,蓝衣社别动队,经过半年的大战后,这个时期已经被中共渗透得快变成“红衣社”了。这种诡异的情况当然瞒不过边上的桂系李宗仁,然后也就有了“戴笠投共了”的各种传言。

“戴笠和他手下的四大金刚,都不想在中国待了。他怕共产党未来清算,把地盘交给我们后,很快就会出国。他的要求很简单,走的时候我们放行,不要在路上拦他们。”

戴笠也知道,自己手上现在太有钱,眼红的人太多,走别的路离开江西出国很危险,相反倒是共产党这边的通道,只要黄元兴能“说句说话”,反而一切十分安全。

中共高层稍稍讨论了一下后,同意了戴笠的这个要求。不仅如此,李润石还有意象外界传说的那般,写了特赦令让黄克派人转交给戴笠,告诉他未来如果在国外待不下去可以回国。

黄克走后,李润石对自己的夫人子珍道:“小黄那个娃娃,他又在埋子了。”

“怎么了?”

“出国避难,也许是戴笠的想法,但小黄一定是在和他交谈的时候诱导他这么想的。戴笠是大特务,带着一帮人出国,未来一定会成为国外某个地方的黑帮祸害......”

李润石刚说了两句,拿了特赦令走的黄克转身又回来了,一脸认错的模样。

“怎么了。”

“主席,我是来向你检讨认错的.....”

李润石:“......”

然后,他一五一十地把自己从前在和戴笠闲聊时,诱导他的事说了。

“你这娃娃,总算明白什么叫原则错误不能犯了!”

李润石笑着用手指敲了敲他的脑门,那神情,又是欣慰,又是遗憾。

事后,他和王稼祥谈起黄克时,问他道:“稼祥同志,小黄这小鬼这一年成长得很厉害,你觉得他现在看起来象谁?”

王稼祥想了想,答道:“杀性很重,对反革命份子,象斯大林同志。”

“年青人,都一样。我们年青的时候,也是恨不得杀尽天下反革命的。”

李润石不以为然地摇头,

“还有呢?”

“有些地方,很喜欢玩年青人的诡计,罗斯福,日本人都被他耍得团团转。”

说到这里,王稼祥想起了黄克先后在白宫和克林姆林宫的表演,前者他是听张闻天说的,后者却是自己亲眼所见。

“如果不是因为他特殊的身份,其实就象壮飞同志一般,是个很出色的特工人材。”

“只让他搞特工,就太浪费人材了。新中国不缺特工。”

李润石笑了起来:“当然。我其实是想说,他开始向伍豪学习了.......”

晚上再写一章吧。两千字的小章,大概两点前会写出来。

第295章冈村宁次的预言

在渡过了整整三十天无内阁的荒唐时光后,在无人竞争的情况下,代表海军利益的米内光政成为日本新一任的首相,上台组阁。

他的前任,倒霉的背锅侠阿部信行,在国民无尽的辱骂声中灰溜溜地下台后没两天,就意外地挨了个某位中二的高中生一刀“天诛国贼”,幸好警卫出手及时,仅仅划伤了手臂,但也让米内光政犹豫了好久才同意坐上那个烫屁股的位置。

此时的日本,从上到下皆愁云惨淡。

除了台湾和朝鲜外,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在中国夺取的一切利益全部丢尽,更付出了四十二万人战死,九十万人受伤,十九万人被俘(包括东北十五万驻囤人员)的巨大代价。

战前,日本陆军用多年苦心训练的十七个师团的精锐几乎耗尽,包括第一、第五、第六、第七、第九、第十四师团等多个师团,更是遭遇接近全军覆没的命运(有些是被苏联人全歼的),战死的师团长,官至中将的高级军官是大片(包括死后追封的)。这其中构成日军陆军主力核心的三十万陆军(指原始的17个师团),战后可称为“完好”的,不足四万。许多联队甚至经历多次的消灭与重建,大量的联队在战争中失去了联队旗,逼得雍仁不得不在战后重新授旗甚至取消编号,惨惨惨,就是日本陆军此时的现状。

相对于陆军,海军虽然损失轻微,但是在中国也丢掉了一大堆航空兵。幸好中共苏联都不杀俘,被击落跳伞被俘的飞行员战后很快就被释放回来。接收回这批海军精英时,回了不少血后,山本五十六也是泪流满面。

海军上下虽然为米内光政上台组阁而欢呼不已,但米内光政本人,看着大藏省交来的今年财政预算报告,也是欲哭无泪。日本国内的外汇、黄金贮备,几乎在这一年的战争中耗尽。也幸好最后收尾之战双方达成了默契,仅是在东北小小地打了几仗,否则再增加一大笔的阵亡抚恤金和军火损失,更会让大藏省的人发疯。而日军从东北和上海撤退时,中共方面以青霉丸交换日军在撤退时不破坏城市的作法,故然救了不少伤口感染的日本兵的命,却也为日本未来的财政大大增加了“伤兵疗养支出”。

一想到那近百万的伤员带来可怕的后期疗养费用,以及几十万新增的残废军人,由此引发的巨大的财政负担,大藏省的人愁得几乎要拔光头发。如果不是冈村宁次从莫斯科带回了一份秘密签定的商贸协议,胜利的中苏两家同时对日本开放市场,愿意以“友好互利”的价格进行商贸,算是给日本输了一点血,今年的日本经济会更加难过。

新上台的米内光政,在国会议事厅里召集各方势力,连着开了几个“恢复国民经济”的讨论会,但什么有效的良策都没有讨论出来。

伤兵和战死者的抚恤要钱,损失惨重的陆军恢复军力要钱,海军方面去年年底开建的大和号,更是一条吞金巨兽。原定于今年三月底开建的武藏号战列舰,却因为大量的资源都被陆军挪用,至今都没法开建。更不要说去年向美国借的两亿美元的短期贷款......

钱钱钱,到处都要钱!

“这个时候,我哪里能变出钱来啊!”

蝗军在中国战败,留下的一堆烂摊子,现在全要他收拾,米内光政觉得自己上台还是早了。

这期间,因为在中国战败,日本军部里的一堆老家伙纷纷向天皇谢罪请辞,然后换上了一群更年青,更冲动的少壮派。

因为刚刚在中国被中苏联军打成残废的惨烈教训在前,这帮新上台的少壮派们,倒也没人敢喊出“报复赤支赤露”这样作死的口号.

七月初,在鸭绿江边境,中苏联军和日军交换了第一批俘虏:日本方面释放的是大部分都是被俘的飞行员。中苏两家情况也差不多,而且后者手中的飞行员战俘更多一些。

而后的几天,更多的战俘还在陆续被释放中。

接收的日本宪兵在审查这些战俘时,很快就发现,他们被俘期间,中苏两家的政工人员对他们进行的最多的洗脑,居然不是宣传共产主义,而是大谈什么中苏日三家一体,联手对付英美白畜......

米内光政知道,这一定又是黄克搞出来的,看似拙劣无比的“挑拔离间计”。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拙劣无比的诡计,在军部的高层中,居然还引发了不小的“念想”,居然还有大量的人信了,很多人都开始私下讨论未来“联合中苏”,瓜分亚洲的另一个千秋大梦了。

米内光政恨恨地对井上成美道:

“挑战英美,开什么玩笑!那是斯大林和李润石给皇国挖的另一个坑!”

“就算明知是坑,但是蝗国还是会不得不跳下去啊!”

井上成美叹气着。现在在日本,谁不知道那个黄元兴最爱扔毒糖果,但是现在的蝗国还有得选择吗?

欧洲的形式正越来越紧张,就象黄克预言的那般,希特勒正在对苏德台伸手,英法继续软弱绥靖,两国的软弱,让日本人也同时看到了巨大的机会就摆在眼前。

米内光政上台的时候,他收到了黄克托人给他传来的一份口信,内容大致是:现在的英国在欧洲被德国人搞得焦头烂额,可以趁机敲英国人一笔,要点好处。现在的英国,他们在亚洲最怕的是中国南下进入中南半岛,对日本来说,这是个敲竹杠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