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到2020 第305章

作者:半只青蛙

至于其他历史古都,南京在抗战中早就被打烂,西安,洛阳,开封三大古都则受制于自身周边自然环境不佳(主要都是缺水),杭州虽然秀美,但是过于的“秀弱”,以及该省特殊的文化背景,更是在一开始就在党内被否决。

西园寺公望一行人和中共高层见了一面后,第二天就被送回住处,半软禁起来,等着开国大典进行。

他们的住处被安排在一处半山腰的别墅——该房从前是国民党要员的渡假别墅,解放后被人民政府没收了。住在这里的人,开窗就可以看到衣带式的长江,下望则可以见到山下正在为开国大典作准备的军营里操练的解放军战士。

“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四月十一日清晨,西原寺公望天刚亮,就被山下飘来的歌声惊醒。他穿好衣服,走到屋顶向山下眺望,却看到下方的解放军已开始晨起操练。比他更早起来的一干鬼子军官们,这时都站在那儿,拿着望远镜偷瞄。

大清早的时候,武汉三镇的天空,就有多架飞机组成编队,时不时地划破天空,在长江南北来往穿梭。望向城内的居民点,到处皆是一片片的五星红旗随风飘荡。

以西原寺公望为首的这群日本鬼子,在这个时间来到中国,都是抱着各式各样的目的。众人皆知,他们正在见证一个时代的诞生。

冈村宁次在西原寺公望耳畔嘀咕道:“常凯申在不久前从上海监狱被押到武昌来,也不知道李润石会不会在明天把他杀了祭旗。”

身为中国通,冈村宁次很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里的那些“旧俗”。

“冈村君,你小看李润石了。他之所以让常凯申活到现在,是因为常凯申和国民党犯下的罪行,还没有完全揭完.....你注意到了吗,中共建国后,允许在国内保留了五个民主党派。这些所谓的民主党派,其实都是从前国民党分裂出来的分支。”(比历史上少了三个。)

冈村宁次道:“不过是点缀的花瓶罢了。”

西原寺公望冷冷地道: “常凯申,陈济棠都完蛋了,但孙中山的国民党,并没有真的灭亡,而汪精卫、张群之流却流亡海外,现在在新加坡重新举起了国民党的旗帜。”

冈村宁次道:“现在在中国,也有另一个国民党左派分支。”

西园寺公一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留在国内的那些人,没有犯下什么大罪,中共不能把他们都枪毙了,这个细节看得出来,就象他的书里写的那般,这个时期他还要联合国内的小资产阶级,中产阶级。因为现在的中共,人材严重缺乏。他们正大量地将不多的读书人,包括大学生,高中生,师范生,引入自己的政权体系。而这个时期中国有能力供孩子读书的,家世都不会差到哪。”

冈村宁次惊讶地看了西园寺家的公子一眼,此人在华族的子弟中看起来“平平无奇”,他却没有想到他竟有如此远见。

西园寺公望回忆道:“七十年前,我们倒幕战争胜利后,后来又发生了很多事。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最后都不得善终......新时代新国家诞生后,要把旧势力抹尽,建立起稳定的新政权骨架,内部还会有一番激烈的龙争虎斗。日本如此,露西亚如此,中共也不会例外......”

西园寺公望看着远方的红旗,嘿嘿地笑着:“明天就是中共的开国大典了,也不知道二十年后,站在中和门城楼上的人,还会剩下几个......”

____________________

武昌功德林监狱,其实原名叫梅寨山监狱。只是去年大批国民党战犯被从各地押送至此后才改名为“功德林”监狱。有说法是:狱中囚犯,个个都是罪行累累的战犯,欠下功德无数,故需在功德林中服役和等候判罚偿还功德。

虽然关的都是高官战犯,但这里和别的地方的监狱却有着很大不同——不是旅级以上的军官,或者处局级以上的特务,是没有资格被关到这里的。

功德林里的食堂,一个一字形的砖彻的大柜台,后面摆放着三个大饭桶夹着两张方桌,桌上摆满烧好的大盆菜。

最初是监狱管理指定的犯人负责分配饭菜,然而由于某次分菜的犯人给自己的前长官多打了两条肉丝,引发争斗,最后变为大规模的斗殴。事后管理吸取教训,改为由战犯们轮流掌勺分菜,方才平息下来。

犯人打饭时,须排着队,端着木质餐盘,盘里一饭碗,一汤碗,一盘子,挨个的走到三个柜台打饭盛菜。在无产阶级红色铁拳高压下,功德林里的战犯们个个都老老实实,紧守本份。

功德林的食堂里,常凯申是唯一不需要排队打饭,坐着就有人送饭上门的特殊存在。每次当他的轮椅被推入食堂里时,先前喧闹的食堂都会瞬间冷场下来,只余下饭勺菜勺汤匙与瓷碗碰撞的声音在回荡。

食堂里的十几张方桌,正中间的一张,是常凯申专用的——不是看守安排的,而是狱中犯人自发地腾让给他的。

通常的画面是,唯一不是犯人却陪着常凯申坐牢的蒋经国推着轮椅把他送到桌前,然后就端起餐盘替他打菜。

监狱里的犯人,严禁浪费粮食,但无论打到的饭菜有多少,常凯申每次都故意不把饭菜吃光,使得照顾他的蒋经国不得不每次替他将餐盘里的剩饭菜吃尽。

食堂里的人,起初大半都是常凯申的学生,余下的更全是他的部下。去年上海公审过后,常凯申就和自己的大部分学生们的关系闹僵了——能被关在这里的人,手上都有大量的血债,为了求生,去年法庭上时和常凯申互相推锅指责对方才是“屠杀人民”的真正黑手后,师生情谊就已不再。而后关于常凯申“勾结日寇,破坏抗战”的罪名被落实之后,即使是监狱里最头铁忠诚于常凯申的书呆子黄维,见到他时也是“校长”二字嘴边徘徊,怎么也说不出口。

功德林从北平转到武昌后,关押的犯人数量就一直在缓慢上升中。成份也由清一色的常系人马,增加了桂系、川系等成色。但不管怎么样,新来的犯人在看到常凯申后,哪怕是刘文彩之类的恶霸军阀,也是对着常凯申露出厌如蛆虫的恶心表情。

功德林中,除了常系,桂系战犯外,还有一些较出名的地方军阀头目。而被关得最久的犯人却是井岳秀,他从红军完成长征发动榆林战役时被俘,而后一直被关押至今——井岳秀欠下陕北红军不少血债,却因为对杨虎城有过救命之恩,早期为了统战需要,以及杨虎城的求情,一直被关押至今。

每天到了吃饭和放风时间,食堂里的喇叭就会按时响起,向犯人宣传时事,讲解历史政治。喇叭里广播说得最多的内容之一,就是解析常凯申的生平事迹。

每次常凯申吃饭,放风的时候,墙上的大喇叭都会播放出他从前做过的各种肮脏龌龊事:内容除了屠杀平民百姓之外,还包括了他指挥的诸多战役里的“微操”,由此产生的后果.....

试想一下,当一个人所有的见不得光的隐私,都被人曝光在同事部下学生面前,那种“社会性死亡”的感觉,会是何等地强烈.....

狱方的这种作法 ,自然是受到了某黄姓高人的指点。常凯申欠下中共血债累累,当时黄姓高人随口提点了一下,众人皆曰大妙。而后也就有了“常委员长吃饭时,嗽叭里播出他从前糗事为其“拌饭”的特殊福利。

“李润石没有杀常凯申,但是他已经借助监狱里犯人的眼光,杀死他了。”(功德林某战犯回忆录)

四月十一日这一天,功德林监狱里热闹了起来。原因是为了庆祝新中国即将成立,当晚加餐,监狱管理送来小黑猪一头。

功德林里这些大佬们,个个杀人无数,但是杀猪却没人会。几十号人忙活了半天,捅了好几刀,用了一个上午才勉强宰了那头“受尽酷刑”惨死的二师兄。

当晚,所有人的餐盘里都多了一大块肉,狱方甚至还送来了几坛老酒。

对于常凯申,中共也算仁之义尽,按病号伙食标准,顿顿有肉,三菜一汤。可是中共建国前一天的这顿饭,常凯申看着自己的学生部下,兴奋地喝酒吃肉,快乐得象过节一般时, 当时就气得脸色铁青,事后更是一筷未动。

监狱的看守,看在眼里,乐在心里——虽然上级三令五申要求他们注意纪律,不得虐待常凯申,但是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下面具体作事,恨透了常凯申的同志们,更在某黄姓年青人的指点下,有得是用冷暴力折腾常凯申的手段。

当晚,酒足饭饱之后,监狱长王英光站出来,告诉现场诸多战犯一个好消息:今晚有电影播放,电影的名字叫《解放》。

该片是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历史记录片,记录了从国共合作到北伐再到四一二直至1939年的所有大事件——该片是去年六月就开始制作,大量的内容是用从各地收集来的影视带剪辑而成。

影片的开始,是从国共合作开始讲述,播出不到五分钟,就讲到了黄埔军校,校讲到了现场重要的主角常凯申。期间走马观花般地提到了两件大事:廖仲恺遇刺案和中山舰事件。

被迫在食堂里回顾生平,不得离开的常凯申,当时是全程黑脸,被逼着坐在食堂的最后一排,看着纪录电影,而耳边则回荡着其他人嘀嘀咕咕的,诸如“窃国大盗”,“廖先生被杀该不会也是常凯申干的”之类的细语。

“胡说八道,廖先生是我好朋友,杀他的人是胡汉民的人!”

常凯申气得直拍桌子——廖仲恺遇刺前,其和常凯申关系极佳,而且这个案子一直没有查清,具体幕后黑手是谁,到二十一世纪都没个定论,但是常凯申在这个时期,他各种政治暗杀做的那些事,在这一年里都被揭发得差不多了,是国内公认的“民国第一政治流氓”,否认也没有人信。

电影还在播放,被迫观看的常凯申,想走不能走,还要忍受无数“党国同僚学生”的嘀咕,当时是气得脸色发白,加上晚饭未吃,电影播到一半,已被刺激得血流冲脑,竟直接晕了过去。

求月票了,月票支持一下

第319章开国大典前

四月十二日清晨,常凯申从梦中被饿醒。

他昨夜被气晕,与其说是气晕,倒不如说是没吃晚饭低血糖饿的,事后灌了点热汤就回过气来了,然后继续绝食。伺候了他一夜的尼古拉.经国同志见他醒来,连忙过来帮忙把屎把尿。

早上七点半,功德林里的犯人陆续起床,今天是开国大典,功德林里的犯人无需上班强制劳动,全员放假一天,大家都很“开心”——至少常凯申看来,那些正在院里子里打拳的,作早操的,跑步的,反而个个很有精神,全是没心没肺没肝没皮没脸的......

坐在轮椅上的常凯申,终于忍不住训斥道:“你们就不知羞耻吗?今天是党国的亡国日啊!”

“这话不该由你这个篡党夺权,国民党的毁灭者的常敬塘来说啊!”

说出这句怪话的人,却是差不多和常凯申同时被关到功德林来的川中军阀头子刘文彩。

在黄姓高人的指点下,过去一年里的,共产党特别地宣传了常凯申清党时,消灭的大批国民党党员为中国革命做出的“突出贡献”,并为此做了极为详细的分析。

历史上四一二前,国民党在册党员加预备党员近百万,但是经过了两次清党(第二次清党是五月五日,一直持持续到九月一日),由此造成的后果,却是国民党的精英全毁,反而是各种新旧官僚、政客、垃圾、投机腐化份子充斥,彻底地由一个原本还算进步的政治集团,一夜之间堕落为封建军阀力量。

就连白崇禧、张静江,甚至现在逃到海外的蔡元培,那些“清党委员会”的高层,事后都痛心无比地承认:清党彻底毁灭了国民党的信仰与勇气,孙中山时代遗留下来的精气神完全毁灭,整个组织完全陷入阴晦悲观之中。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上面这些人虽然事后痛心疾首,但是在这事上他们没有一个是清白的:在清党的时候,个个都拿着“共产党”这个理由,大杀不属于自己派系的“国民党”,甚至比杀共产党还积极......

中共得天下后,公审常凯申时,第二阶段的重点工作,就是清党一事上,向全国人民“科普”,常凯申这伙人在清党中干了什么, 以及为什么这么做。在黄克的指使下,特地着重宣传了常凯申杀国民党不遗余力的事实,并做出了特别的解释。

按黄克的说法:四一二时,常凯申只是北伐军中一路武力量的头目,一个实力派军阀,论兵力,比不上其他各路军阀,论其在国民党党内的党票,支持者,同样也比不上别人:枪没别人多,票没别人多,他能上位,外部力量就得卖国,出卖革命,得到洋人和封建、买官、财阀等反动势力的金钱支持,而内部斗争上,就只能“比烂”。

所谓的比烂,就是主动地摧毁国民党的基层组织,把不属于自己的嫡系和不肯向他效忠的国民党党员,全打着“共产党”的旗号消灭掉。所以也就有了后来的大批国民党党员,喊着“三民主义万岁”、“国民党万岁”的口号被国民党部队消灭的一幕。

——以上这些内容,过去审讯宣传时中共就特别说明,而昨夜放出的那部名为《解放》的电影纪录片里,旁白也特别地说明了。

旁白里特地还点明提到:常凯申的这一招,也被其他国民党人士有样学样地跟着作了。纪录片里,把那些已经逃到海外的前国民党要员一个个地点名,着重说明了他们打着清党的借口大杀国民党的事实,罪行。(李宗仁,汪精卫,北伐里的各路军阀,地方的地主劣绅,当年都借着这个旗号,同时动手,怀着各种目的疯狂清除国民党)

在《解放》这部纪录片里,给四一二清党做的最后总结是:四一二之后,由孙中山创建,名为国民党的这个组织已经死去了,活下来只是一头披着他的画皮在跳舞的魔鬼而已。

解放这部电影记录片长达两个半小时,四一二清党这一章,就讲了足足三十分钟,常凯申就是看到这里,终于抵受不住晕死过去。

这段剧情和旁白评论,剧本是黄克定的,然后给主席和伍豪看过修改,又询问了不少“民盟”人士的意见然后才做成影片的。

关于这段历史,后世中共的官方宣传,只是一句“杀害了大批左派进步人士”一笔带过,在黄克看来,这是个不小的失误。他特地向主席说明这一点:必须让所有人都知道,国民党是怎么毁灭的和堕落的。把这事说得更加清楚,那些逃到海外的国民党人,他们内部自己就会四分五裂,互相指责。

这事只是一层纸,黄克一点,众人就听明白了,这部《解放》的宣传片里,在讲到宁汉合流的历史时,给后来的下野后又上台的常凯申的增添了新的外号:披着“死去国民党画皮”,名为常委员长的妖魔鬼怪,旁白里更加了一句“国民党的真正毁灭者”。

常凯申-汪精卫这一系右派的国民党已经彻底被赶出中国,现在残部都躲在东南亚,在英国人的庇护下苟延残喘。来自后世的黄克非常清楚,这些臭虫别的本事没有,但投靠洋人,出卖同胞,在海外各种反动宣传,求抱洋人大腿求当狗,却是什么无下限的事都做得出来。中共禁止搞政治暗杀,但是黄克做事没有什么道德洁癖,他的脑子里已经策划了一堆的想法要弄死这些逃到海外的王八蛋。

电影宣传就是他追击的第一招。这部由他精心策划的宣传电影,会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海外,在海外华人华侨中到处传播。这只是其一,至于那些在海外跳得太欢的家伙,黄克也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其他的大餐。

刘文彩是功德林里少数不是国民党出身的战犯,对常凯申更是无任何尊敬。他也自知自己作恶多端,现在是活一天算一天,看到常凯申在这儿装逼,心里顿时不爽,当场就借花献佛,把昨夜电影的台词拿出来用了。

刘文彩狠喷常凯申,不是他很革命,而是他为了保命,在功德林里表现得特革命,喷常凯申时特别努力,跳得特欢。

此话一出,肚子饿得厉害的常凯申当场被噎得差点又喘不过气来。他注意到了,身边的那些人,杜聿明、关麟征,现在看他的眼神也全是恶狠狠的,没有半点尊敬。尤其是关麟征,他在河南战役时以畏战不前的罪名下了狱,常凯申政权倒台时还在南京监狱里关着,不过陈济棠上台后为收买人心被释出,而后加入广东军。解放军横扫南方时,他倒霉地被俘,然后就进了功德林。

至于杜聿明也是倒霉,这个位面1936年时,他手上几乎没有血债,只是在汉阳战役时,被常凯申任命替代关麟征接了他的盘,然后汉阳城破被俘,喜提功德林门票一张。

正在在这时,敲碗声传来,开早饭时间到。

当天的早餐,居然是元宵团子,饿了一夜的常凯申,本来还要装装逼继续绝食,可是一旁的儿子经国不停地劝食,看着因为照顾他而消瘦了一大圈的儿子,加上肚子也确实饿得难受,吃吧。

然后,真香......

“妈的,黄同志送来的食物,全喂狗了!”

一旁站岗放哨的解放军小同志,在心里骂着。

杜聿明吃完汤圆,心里正为未来的命运而伤感,管理所的人员走过来,叫他收拾东西。

此话一说,现场稍稍一阵混乱,杜聿明也惊得脸色一白。

管理员笑道: “想什么呢,你被主席特赦了!”

——————————————

另一边,黄克正在和所长王英光说话。

今天是开国大典,他特地过来是给看守监狱的同志们送慰问品(出主意)的。送来的东西都是黄克在苏联用自己的工资买的带回来的。

“今天是开国大典,新中国诞生的第一天。里面的那些战犯们,给他们放风一天,包饺子,开放家人见面,搞得喜庆一点,中饭晚饭都吃好点。”

黄克的任务,是得到主席指示过来向一些罪行不是很严重的人,发放特赦令。当然,在做这事时,黄克也偷偷地夹了点私货,送来慰问品的同时,指点功德林增加“喜庆气息”,变着法子精神折腾常凯申让他多尝点亡国之恨。按黄克的想法,如果是他来主事,他还会把功德林里的这伙人全装上囚车上,然后参予即将到来的大阅兵呢,在中华门前的解放路上溜一圈感受一下新中国的气息呢。

李润石不会这么干,不过他倒是接受了黄克的另一个提议,把功德林里关着的,罪行不重的战犯趁着开国大典这一天释放了。

杜聿明走出功德林大门时,发现妻子儿女们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而一堆的其他战犯家属则在外面等着开门放人进去——上级特许家属入内和战犯聚会一天。

大批家属涌入,功德林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瞬间充满了欢声笑语,有哭有泪有笑。

“共产党,共产党真有手段!”

受不了手下在“亡党亡国之日欢声笑语”的常凯申黑着脸坐在轮椅上,叫儿子把自己推回房间里,刚刚在床上躺下,监狱里的喇叭声,却在这时响起了《南京保卫者之歌》(即《征服地狱》),直气得他用被子把头蒙了起来。

外面,黄克开着车,拉杜聿明一家子在路上走的。

“老杜,今天是开国大典,这是特别的日子,错过就太可惜了。主席给你在观众席上安排了个位置,你们一家人可以在那儿看看。”

“嗯!”

突然从地狱进入天堂,杜聿明也有些不知所措。他这次被特赦,确实是黄克向主席提起——不过主席本来就打算放掉他这类没有血债的战争中被俘的国民党军官,以达到继续分化逃亡海外的国民党人员的目的,黄克不过是赶了个巧。亲自来接杜聿明,纯粹是他看了后世的三大战役的电影后的“恶趣味”发作。

黄克把杜聿明一家拉到阅兵现场附近,交给相关人员接待处理后,就回到总部应付其他人士。

开国大典,事情多如牛毛。黄克的任务就是勾通各方教育界、工商界人士。

杜聿明被放出来后,很快在观众席那里看到了许多熟人,陈明仁、卫立煌、丘清泉,甚至刚还有留学深造回来的廖耀湘,以及在共产党号召下归国投共,他的老师徐庭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