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认贼做父,敲奇观,顺便追小乔 第224章

作者:玛修就是天啊

……

“哈哈,好了,那今天就到这里了。我也有些累了,就先去休息,你今夜好好想想,在我明天中午离开之前将结果告诉我,是随我前去洛阳面见大将军,还是独自一人再做尝试。”

“孩子,有句话我觉得你叔父说的没错,那就是有些时候,一个人做不到的事情,只需要其他人给你一些小小的帮助,那对于你而言就不再像是先前那样遥不可及了。”

“我就先离开了,你们叔侄之间的叙旧我也不参与了,别忘了我刚才所说的事情!”

那黑衣人大声笑着摆了摆手,随后就向着远方走了过去。

他方才见到周瑜有些犹豫的样子,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给了对方一个思考的空间,就这样打算离开这里。

他相信,按照对方的聪明才智的话,肯定不至于想不清楚其中的关节,现在摆出一副不愿意妥协的模样,无外乎就是这些世家子们所谓的矜持罢了。

等到他进入了官场就会知道,这所谓的矜持与脸面……那可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若是太过执着于此,那恐怕是要吃大亏的。

摇摇晃晃的向着远方走了过去,没一会儿,这黑衣人就已经不见了踪影,彻底融入到了远方的夜色里面。

……

“对立吗?”

……

银白色的月光照耀之下,街道上只留下周瑜一人,在一边回味着对方刚才的话,一边低头沉思着。

第八章 缓慢的进度

“哦?你说周瑜回来了,还被何进派人请到了洛阳去?”

“这……那好吧,这样也挺好的,我知道了,谢谢你。”

……

周瑜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庐江,跟着何进的使者踏上了前往洛阳的道路。

只是周瑜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前脚刚走没多久,一封记载着他近日里所作所为的报告就上交到了张彦的桌案之上。

从他什么时候回到庐江,在庐江那里停留,又见到了哪些人……

甚至包括他和桥滢的偶遇在内,这些事情都被皖城的治安署详细的记录了下来,此刻正由张彦默默地翻阅着。

至于周忠当初的那种妄图瞒过其他人的想法,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要知道,皖城治安署是什么?

那是专门分管居民户政、治安以及刑侦工作的政府部门,这数千名过去的卫兵、现在的小吏不说遍及整个皖城,将皖城内部的一举一动都掌握在手中,最起码也能够做到对一些风吹草动了如指掌。

再加上周瑜的身份本就有些特殊,张彦又曾经从桥滢的口中得知了对方的动向,特意向着皖城治安署的负责人嘱咐过……

可以说早在周瑜踏上庐江郡土地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活在了张彦的监视之中。

特殊危机分子嘛,着重看管也是正常的,不寒蝉。

……

暂且不提当初张彦为了提防周瑜的一些不理智的行为而做出的准备,总而言之当周瑜离开之后,一本专门记录着他行踪的资料就这样被送到了张彦的手里。

只是张彦此刻却没有什么心思去管对方,只是粗略的看了一番之后,便将卷宗收起,随后嘱咐桥家出身的几个小吏继续对这件事的后续严加关注。

与此同时,他自己则从家中起身,在身旁的数个侍女美姬的服侍之下换起了衣服,似乎是有事打算出门。

现在的桥家已经不想是先前陆康时期那样比起周家要稍显弱势了。

由于有着张彦的直接帮助,又仗着驻地靠近省城的便宜,桥家现在的话语权比起当初要强了不少,在整个世家阶级之中的影响力也高了不少。

张彦将时刻盯防周瑜,在对方回到皖城的第一时间便对其进行监视的命令交给桥家,他倒是可以放心。

毕竟,在秦汉时代,有些时候一纸姻亲关系简直比起兄弟之间还要更加可靠。

只要桥家还想从他手中得到一些便利,只要桥玄还在意他小女儿的未来生活,那桥家就一定会全力以赴的帮助他,不会有一丝一毫的藏私行为。

“好了,就这一身就可以了,我是出去办事的又不是出去参加酒会的,只要干净整洁一些,那里需要打扮的那样耀眼。”

轻轻的抓住自己身后那个女孩的双手,张彦将桌上的文件全部整理好,抽出一部分今天要用到的资料交到了身后冶儿的手里,随后自己则一马当先,兴致勃勃的走出了门外。

这几天,张彦还是挺忙的。

自打中平六年到来之后,特别是近几天气温回暖,张彦就发现之前很多他下令去做,但是因为时间和人手原因导致短期内并没有结果的事情开始逐渐推进了下去。

在这其中,甚至有不少事情的进度都快的超出了他的预料,让他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经历去处理这些事务。

像是庐江冶炼工作的升级、或是像新军队的招募一类的工作,都是在转年之后突然就有了进展。

同时各个方面的负责人更是频频找到他的府上,那感觉让他仿佛感受到了曾经死去的政务突然爬起来爆打了他一顿那样荒唐可笑。

首先,最为明显的便是那一系列军队所配备的武器的铸造成果了。

即便现在的庐江冶炼方式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革新,即便现在的庐江还没有将冶炼高炉修建起来,但是在大量铁匠夜以继日的努力下,像是枪矛、刀剑这样的金属制品,庐江还是迅速的囤积了极大的一批数量。

现在整个庐江的军队不但可以在武器上做到自给自足,甚至这些铁匠之中的佼佼者,已经开始琢磨起了如何才能够大规模的生产札甲这种颇具东方特色的低成本铠甲。

至于所有金属制品武器之中威力最大的火炮,自然也是庐江如今武器铸造的重中之重。

相比较于那些已经非常成熟的刀剑制造工艺,铁匠们在从科技司手中接过了铜炮的生产铸造工作之后,其实进展速度一直都是十分缓慢。

和实验室那种几乎不计成本的制法不同,工匠们不但铸造火炮的效率低下,还时不时的经常遇到炮弹与炮身不够贴合导致容易漏气,或是干脆制成品容易炸膛这样的事情。

要知道,当初张彦可是按照每个一千人的大营配置十门火炮的标准进行准备的。

也即是仅仅只是庐江兵马司的五千远程火力压制军队,就至少需要六十门以上的火炮,这才能够充分满足他们对武器训练和武器日常损耗的正常需求。

而如今按照这些匠人们低下的制成率,从去年10月张彦下令开始算起,整整两个多月的时间,他也才铸造好了十门左右的铜炮,仅仅只够给每个工兵营分配两门火炮,在训练上勉强满足了这些士兵的好奇心理。

按照这样的速度,别说张彦后面征募的两支军队了,就连庐江兵马司这一个军团的火炮需求,张彦这边就得全心全意的生产个数十天以上。

……

“唉,罢了罢了,这火炮的生产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高炉修建好之前,想要利用那些废铜,可不是什么非常简单的事情。”

“等高炉修建好吧,这样我们就能够无视那火炮制造时对材料的浪费,相对也能够提升一些产量了。”

轻轻的摇了摇头,对于现在遇到的问题,张彦显然觉得还是不要去过多纠结为好。

“唉,就是不知道,这装备的赤字什么时候才能补齐了。”

想到自己整个皖城城墙上面目前还连一樽用于防御的火炮都没有,张彦就下意识的感觉,这武器的生产还要持续很久才行。

第九章 供需关系与好转的财政状况

除了军队武器的生产和配装工作之外,另外一个在最近一段时间始终牵挂在张彦心头的,便是庐江的房价了。

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期之后,大图书馆的落成终于顺着商道从来往的商人口中传了出去。

而与此同时,也开始有大量的士子慕名而来,开始旅居或是直接定居在庐江境内,就为了能够混得一个庐江的户籍,进入到大图书馆内对那些自家没有的书籍肆意阅览。

这些人可和那些普通百姓不同,他们并不在意这座建筑多么的宏伟或者说肃穆……

在他们的眼中,张彦将这些各个家族的藏书收集起来,并且向着外人开放的行为,才是真正吸引他们的东西。

知识这种东西,永远是不嫌多的。

如果说商贾之家比拼的是家中资材的数量,匠户之家比拼的是家主的手艺和作品的话,那毫无疑问的,在世家的圈子里,一个世家的地位如何,往往就取决于这个世家掌握这多少的知识。

用现代的话说,这叫生产资料的保有数量,而在秦汉时代,这些东西则统一被归结于一个家族的家学传统。

只要一个家族还把自己当成是世家,那面对张彦抛下的“鱼饵”,他们就没有任何拒绝的可能存在。

没有一个世家会拒绝这种让自己家族的知识储备更上一层楼的机会,就好像一个农户无法拒绝能够产出珍宝的良田,一个匠人无法拒绝打造出神兵利器的材料那样。

等到他们开始从华夏的各地向着庐江蜂拥赶至的时候,张彦便可以按照他的计划进行收割了。

凡是学过基本经济学原理的人都知道,一个还处在生产之中的商品,它的最低价格取决于生产成本,而最高价格则由市场上的供需关系所决定。

当需求小于供给的时候,商品的价格就会向着成本价进行靠拢。

相反当需求大于供给的时候,商品的价格将无限的向上攀升上去。

只要这需求真实存在,那么需求越迫切,商品的价格也就会跟随着需求水涨船高起来。

在之前庐江的人口基本稳定的时候,整个庐江的房屋其实是能够充分满足这些百姓的居住需求的。

毕竟房屋在东汉时期是正儿八经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哪怕那些相对有钱的世家,在购置房产的时候往往也只是根据需求进行购置,并不会无端购买房屋进行投资。

在这个时候,代替房屋作为投资商品的其实是大片大片可以用来种植粮食的土地。

这样的环境下,张彦一力主张扩建的新城哪怕更加舒适,房屋也更加美观,但在那个时候,却依旧是无人问津,价格也低廉到无限逼近成本价的地步。

而等到现在,当公元188年步入尾声,崭新的一年正式到来之后,大量的士子便和之前说的那样开始从华夏各地搬迁到了庐江郡内。

这些人不同于那些在去年迁入的流民,能够被称为世家的,多多少少都也能算是小有家底,在庐江购置一套房产自然是非常轻松的事情。

当庐江的人口逐渐上涨,购房需求也跟着逐渐增加的时候,以皖城为首的数个庐江郡内的“直辖城区”,房屋价格都开始如同坐了火箭一般攀升起来。

想要享受到大图书馆的便利?那简单,只要成为庐江的在籍居民便可以了。只要是庐江本地的居民,都可以根据规定的时间自由进入到图书馆内进行阅览。

至于想要“落户”到庐江,甚至是“落户”到大图书馆的所在地皖城,在张彦还没有推出什么人才引进政策之前,唯一的方法自然是在庐江买房。

依靠着充足的就业岗位、发达的城市配套和方便的生活设施吸引外来人口,再通过这些人口带动住房和粮食需求、顺带着去建设城市,形成滚雪球一般的良性循环——

无论是后世的魔都、梦都还是那些后来发展起来的大城市,其实走的都是这样一条老路。

现在的皖城,也不过是将那些东西换成了大图书馆以及大图书馆所象征着的获取知识的权利。

这也是在之前就已经反复强调过得事情。

在人口和住房基本持平的庐江,如今每迁入一个家族,就代表着张彦又以相对高昂的价格卖出了一套房产。

一来二去的,在大图书馆发力,大量的士族从外部涌入的现在,整个庐江终于不再需要在发展时受到金钱的制约,甚至仅仅只是依靠贩卖房产而不是土地,张彦在最近的几个月内就狂砍了数千万乃至上亿的银钱。

换句话说,从这一刻起,张彦终于不需要像是去年那样,在进行建设的时候畏首畏尾了。

有了钱,那皖城之前的破旧道路、桥梁就可以全部进行翻修,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提升庐江居民的生活便利程度,进一步的吸引那些庐江周边的百姓选择前往城市进行定居。

有了钱,那张彦就可以大肆撒币,在庐江境内修建各种各样的便民设施,同时提升整个庐江官吏阶级的收入水平。

这样一方面降低官员贪污可能性的同时,也提升了这些人的工作效率,让他们的工作更加富有积极性,也给庐江的百姓更好的服务体验。

有了钱,张彦甚至开始琢磨起了要不要在庐江尝试着组件一个属于自己的官方媒体。

反正他现在有了足够的钱,那名下的造纸和印刷行业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扩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