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空行
一路上,
不少百姓路人看到十几辆马车排成一字走来,都会投去好奇的神色。
到了一处街口,孔嬷嬷身边的女使下了马车。
于是,车队便散了去。
路上,
姑娘们各自回家,
大娘子们则多是回婆家,
柴铮铮和卢氏坐在一辆马车中,很是惊讶的说道:“方才那位杜大娘子,居然和勇毅侯府有些关系?”
卢氏笑着点头:“对,说起来有些关系!”
“我怎么没听说过?”柴铮铮疑惑道。
看着小姑子柴铮铮好奇的样子,卢氏笑道:“还是之前宗哥儿和我说过,他义兄徐家五郎身边的亲随之一,娶的娘子就是严国公杜家一位管事妈妈的女儿。”
“那位管事妈妈是跟着严国公夫人陪嫁去的杜家,也是看着杜大娘子长大的。”
“哦!”柴铮铮点着头,心中想着徐载靖的亲随有哪几个,然后便是一脸恍然的神色。
“知道是谁了?”卢氏笑问道。
柴铮铮点头:“嗯!应该是寻书小哥。”
“那,嫂嫂,咱们备下的礼品怎么办?”柴铮铮问道。
卢氏微微一笑:“自然是送到孔嬷嬷的去处。”
柴铮铮笑着颔首。
随后又好奇的问道:“嫂嫂,难道孔嬷嬷在京中,就教导了今日出现的这些人么?”
卢氏笑容消散,摇着头道:“自然不止这些,有的嫁的不好,便不出来了。”
“有的婆家不在京中,也知晓不到,知晓了也不好赶过来。”
“也有的感觉孔嬷嬷教导无用,不屑前来。”
柴铮铮:“哦”
中午时分,
盛家学堂,
崔妈妈带着女使,抬着午饭来到了学堂外。
朝着庄学究和长柏等人福了一礼后,笑看着小厮女使把佳肴接了过去。
庄学究起身走到门口站定,看着院外方向,道:“崔妈妈,就在方才,院外一阵喧哗,是有什么事儿?”
崔妈妈一愣,赶忙躬身道:“回学究,是家里请的一位教养嬷嬷到了!可是影响到学堂了?”
庄学究摇了下头:“这倒没有,老夫只是问一下而已。”
“哎!那就好!”崔妈妈松了口气。
庄学究笑了笑,摇着折扇走了出去。
两人说话的时候,坐在中间的齐衡竖起耳朵听着。
听到‘教养嬷嬷’这几个字,齐衡有些郁闷的叹了口气。
忽的,
齐衡有所察觉,转头朝着右边看去,正好看到徐载靖也在看向门口。
徐载靖同齐衡笑了笑。
别的不说,徐载靖其实还是很想见孔嬷嬷一面的。
盛家后院,
盛老夫人和孔嬷嬷并肩走在游廊下。
看着两位老闺蜜有些生疏的样子,跟在后面的房妈妈微微笑了起来。
孔嬷嬷边走边环顾四周,看着院子里的景色。
“姐姐,你家这院子可真好。”孔嬷嬷赞道。
老夫人笑道:“也就这样吧。”
孔嬷嬷点头:“也是,这可比侯府的院子小多了。”
看着老夫人嗔怪看过来的样子,孔嬷嬷一脸无所谓的笑了笑。
进了寿安堂院子,
周围没了别的院子的女使,孔嬷嬷朝着老夫人方向靠了靠,十分自然的挽上了盛老夫人的胳膊。
盛老夫人侧头看去,孔嬷嬷却是一脸笑容,还得意的挑了下眉。
见此,
寿安堂里几个年纪不大的翠微、丹橘等女使,脸上都露出了十分惊讶的表情。
毕竟盛老夫人平常不苟言笑,她们懂事这些年,也就是华兰、明兰和徐载靖敢这样凑过去。
房妈妈却是见怪不怪的笑了笑。
看着前面挽在一起的两个老人,要是忽略两人银灰相间的发丝和有些变粗的腰背
房妈妈恍惚之间,似乎回到了几十年前,前面挽着胳膊的是两位青春年少的姑娘。
那时候.房妈妈自己也是个小姑娘呢。
并肩进到了屋子里。
孔嬷嬷将盛老夫人扶到上首的罗汉椅上,自己坐到了一旁的椅子上。
翠微赶忙站到一旁,将备好的茶汤送到两位老人手中。
接过茶汤,孔嬷嬷闭眼闻了闻,享受的说道:“就知道姐姐你这儿有好东西!这等好茶,我可是许久都没闻过了。”
老夫人无奈摇头,道:“这几年托人给你捎去的好茶,莫非是被什么猫儿狸奴给吃了不成。”
孔嬷嬷闻言,连连点头:“可不敢说是猫儿狸奴,那都是西京大户人家的贵女!”
抬眼看了下疑惑的房妈妈,孔嬷嬷继续道:“素琴啊,我这当教养嬷嬷的体面,可是全靠你家姑娘给我捎去的好茶撑着呢。”
听到此话,坐在罗汉椅上的老夫人无奈的摇头,说道:“你这么一位两京闻名的教养嬷嬷,用我给你撑着?”
“是啊!”孔嬷嬷肯定的点头笑着,回道:“没有姐姐你,那些大、小龙凤团茶,我这么一个离了皇宫,家里也没什么势力的老嬷嬷去哪儿找?”
房妈妈笑道:“嬷嬷,您这教养一家的贵女后,那些高门给的束脩多少团茶买不到?”
孔嬷嬷无奈道:“是能买到团茶,但是如你家姑娘给的那般绝佳的,少有啊!”
盛老夫人笑着举杯,道:“那你在我家,就多待些日子,多尝尝我家的好茶。”
侍立一旁的房妈妈也笑着点头,道:“嬷嬷,这可是我亲手做的茶。”
孔嬷嬷托着茶盏:“那我得尝尝素琴你的手艺,看看这些年有没有变化。”
其实,孔嬷嬷并未乱说。
当年勇毅侯府可谓是极其煊赫,上上代勇毅侯夫妇又把独女盛老夫人疼在骨子里。
南边福建路建州,北御茶园附近的最顶级的茶庄便陪嫁了两个。
这等茶庄中产出的茶叶,和皇室用的贡茶相差无几,自然不是平常茶庄里能比的。
孔嬷嬷手里有这等茶叶,懂行的人家一看便知。
随后,
孔嬷嬷很是享受的闭上眼,品着茶盏中的茶汤。
过了一会儿,放下茶盏,孔嬷嬷就要说话的时候,门口有女使走了进来。
朝着众人福了一礼,女使道:“老夫人,前院门房传话来,说有不少京中高门送了礼品过来。”
盛老夫人一脸茫然,道:“送礼?为什么给咱们家送礼?”
小女使躬身道:“回老夫人,门房说是送给孔嬷嬷的。”
老夫人闻言,略有些惊讶的看了孔嬷嬷一眼。
孔嬷嬷看着老夫人的眼神,无奈道:“姐姐,进京的时候,我之前曾经教导过的几家姑娘,在城外迎接了一下。”
“礼品我没要,没想到她们派人送到你这儿了。”
说着,孔嬷嬷站起身:“那我出去给”
老夫人道:“人家送到我家,你再送回去,就要伤情分了!收了吧。”
“也好。”孔嬷嬷笑着坐回了椅子。
小女使知道该如何处理,福了一礼后朝屋外走去。
又品了会儿茶,
孔嬷嬷托着茶盏,同老夫人笑道:“姐姐,我听说你娘家侄孙,如今正在这里读书?”
老夫人点头:“对,还有齐家的小公爷!庄学究名声在外。”
孔嬷嬷道:“之前我给姐姐寄信,说的事情可有什么眉目?”
听到此话,老夫人有些愣住,有些疑惑的看着孔嬷嬷,道:“你给我的信可不少,说的是哪件事儿?”
孔嬷嬷无奈的叹了口气,朝老夫人探着身子,用有些低的声音说道:“你那小侄孙的婚事啊!”
闻言,
老夫人一脸豁然的闭上眼,连连点头:“哦!想起来了!原来是这事儿!”
“是啊!就是这事儿,这可是终身大事!”孔嬷嬷说道。
盛老夫人闭眼想了想后,睁眼看着孔嬷嬷,问道:“那,你要准备给我那小侄孙,介绍哪家的贵女啊?”
孔嬷嬷瞬间来了精神,坐直身子,兴致盎然的说道:“那可多了去了!这几年西京有手眼通天的人家,知道我和您关系的,可有不少和我打听过你小侄孙呢!”
“有钱有势的,那可是比比皆是。”
上一篇:霍格沃茨:从卢娜家开始内卷成神
下一篇:我好像被她们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