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一个步兵大队并不都是聚集在车站内。而是分散在各个据点和碉堡,这样每个据点和调堡人数就少。面对察南支队主力,加上炮兵部队支援,这些据点和碉堡的日军根本抵挡不住。
周围据点被攻克,日军才知道来了八路军主力部队。因此外围的日军纷纷弃守那些据点和堡都龟缩到了康庄车站。分散的日军好打,龟缩起来的日军防御就强大不少。
但察南支队一点不虚。
部队开始占领周围的地方,然后准备进攻康庄车站。
“大佐阁下,这股八路军还有不少步兵炮。等他们发动进攻,我们很难住。”
康庄站内,日军都是很惊慌。
就算是康庄站有完善的防御工事,想要挡住拥有步兵炮的八路军部队都困难。更何况现在的康庄站根本没有完整的防御工事,很多都是临时的简易工事。步兵炮上去轰几下,现在这些防御工事根本啥用都没有。
215联队的联队长原田栋大佐就在康庄车站。
脸色阴沉。
道:“给第二大队发电报,让他们南下支援。
给方面军司令部发电报,要求224联队增援。”
原田栋实在是不明白,215联队怎么就混到了现在的地步。
33师团成立两年时间,一直在湖北和江西一带打仗。后来中条山战役,33师团表现也非常不错。可是215联队自从进入察东地区之后,却是连连遭受打击。
215联队的第三大队被察东支队伏击全军覆没。
之后215联队其他两个大队,也是频频遭受八路军游击队的袭击。虽然看起来伤亡不大,可是八路军游击队一天几次、十几次的偷袭,严重影响日军士气。
当然也和33师团在中条山战役伤亡三千多人有关系。33师团虽然在中条山表现出色,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反而伤亡很高。虽然为了扫荡晋察冀根据地,华北方面军优先补充了33师团,但新兵太多,直接影响战斗力。
察南支队突然袭击康庄站,让华北方面军也是很紧张。
恢复平绥路是日军这一次一个重要的目标。自从百团大战北平到张家口的这段平绥路被八纵断了之后,平绥路这一年多时间一直是中断的状态。日军几次想要恢复平路都没有成功,因此北平和张家口之间的联系要绕一大圈。
通过正太路、同铺路,以及大同和张家口之间的铁路联系。可是因为正太路也是时断时续,所以很多时候日军甚至需要走公路。
结果日军对于张家口周围的控制力越来越差。
康庄站是北平到张家口中间最重要的一个站点之一。华北方面军立马命令周围的部队上前支援。
“司令员、政委,离我们最近,而且适合我们伏击的日军部队是224联队的第三步兵大队。不过据我们的侦察兵报告,这支部队人数较多,武器装备也好,有不少重武器。其他日军大队派遣的一般都是四五百人,唯独224联队的第三步兵大队这一路足足有一千多人的日军。据我们的侦查,这支部队除了三个日军步兵中队之外,还有两个骑兵中队,以及一个机枪中队、速射炮中队。而且还有一个团的伪军跟着。”
日军增援部队,不是说一个大队增援就是全部大队都去增援。
一个大队也就派遣两个中队,加上机枪中队之类的,组成四五百人的部队。唯独第三步兵大队一千多人,这是派遗了三个步兵中队。
张大虎道:“政委,你怎么看?”
“我们现在集中了26团和新一团,加上支队直属部队,目前拥有5000多人,能够直接参战的也有4000人。我们这一次是伏击日军,我们有人数优势,且有地理优势。224联队的第三步兵大队能打。而且纵队交给我们的任务来看,也是希望我们能够打一场大仗。”
张大虎点头。
此次围城打援准备的如此充分,动员了如此多的部队。如果只是去伏击只有两个步兵中队四五百人的大队,对不起目前这么多的准备。
张大虎看着地图道:“我们现在就是联络太不方便。这一次行动,如果能够联系上特务一团、特务二团、骑兵团、游击支队,大家统一行动,一定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日军扫荡察东根据地,为了打破日军扫荡,部队都是分散活动。
目前这个通讯条件之下,在扫荡结束之前,部队之间都联系不上。为什么都说抗战是最考验一线指挥员的综合能力。就是因为通讯条件差,很多时候部队在敌后都是独立活动。只有综合能力强悍的指挥员,才能够带着部队在敌后生存。
“老张,我认为我们可以信任我们的指挥员。
日军几个大队都抽调部队南下增援康庄,这么大的动作他们肯定也会得到消息。
夏侯文倒是很有信心。
察东支队这些分散在各地的指挥员,都是身经百战的战将。因为通讯不畅,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日军的动向他们还是能够看到的。
日军抽调部队增援康庄,会导致他们现在控制的地方兵力不足。这会给这些分散察东根据地各地的部队一个发挥的机会。彻底打破此次日军对察东根据地的扫荡。
“好。那我们就打224联队的第三步兵大队。
纵队决定在康庄打一场大仗。
察南支队集中部队进攻康庄,瞬间让晋东北、察东、平北乱成了一锅粥。华北方面军非常重视康庄,因为康庄关系到平绥路的恢复。要是康庄再丢了,那么平绥路想要重新恢复,又不知道是何年何月。因此华北方面军虽然手中没有多少兵力,但依日是调动周围部队增援康庄。
224联队和215联队不说,扫荡昌宛山根据地的独立混成第十五旅团、独立混成第十六旅团、独立混成第八旅团都抽调兵力增援康庄。
华北方面军如此大规模调动部队,直接打乱了他们原来的扫荡计划。当然日军这一次对八路军根据地的扫荡,本来就有些勉强。
或者说更多的是有些报复性质。
现在这样抽调部队,日军的扫荡几乎可以说是无疾而终。当然如此大张旗鼓的抽调部队,那些在敌后作战的部队都是莫名其妙。
因为八路军部队都在为了反扫荡绞尽脑汁,可是突然前面扫荡的部队放弃了扫荡。
“团长、政委,派出去的侦察兵回来了。
特务一团团部。
特务一团活动范围很广,从丰宁县西部地区开始,一直到赤城县境内的长城。之前224联队的第一大队和第二大队扫荡这个地方,一路追着特务团和特务二团。
打的特务一团和特务二团是比较狼损的。
毕竟224联队的第一大队、第二大队都是满编的野战大队,加上36师团直属骑兵联队的两个骑兵中队,机枪中队和炮小队,人数在2300人左右。
武器装备也好。
迫击炮和掷弹筒各有46门,野炮和山炮10门,速射炮6门,轻重机枪拥有80多挺,不算骑兵部队还拥有500多匹马。而且配合他们作战的,还有四个团的伪军部队。
特务一团和特务二团面对他们的扫荡压力是真的很大,伤亡也很大。
康水无奈之下,自己亲率特务一团一个营和警卫营,其他两个营都分散出去打游击。自己作为诱饵吸引日军大部队,其他两个营则是跳出去,转打日军侧翼和后勤。
可是日军扫荡好好地,突然鸣金收兵,让特务团是非常惊。目前是反扫荡期间,特务一团和纵队、支队联系都中断,并不知道现在发生了什么事情。
“什么情况?”
“具体情况我们没有掌握。但之前从南边包抄我们的日军骑兵中队已经消失,不知道去了哪里。
我们侦察兵去的时候,那里已经是人去楼空。还有一直追着我们的224联队第一大队,抽调部队开始南下。”
“有多少人?”
“五百人左右。”
五百人不是小数目。
日军的三联队治安师团,一个大队的鬼子也只有七八百人。这些大队和野战大队1100人左右是不一样的。抽调五百人,大约的组成模式是两个步兵中队,配上一个机枪中队。这样的组合,火力是非常强大的。
如果正面硬碰硬,八路军两千人的部队都很难挡住这种规模的日军部队。
“具体方向是?”
“这里,往庞家沟方向。
康水在地图前面思考。
想了想道:“这是南边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日军突然改变进攻方向?庞家沟方向,这是去康庄的路。难道康庄发生了什么事情?政委,你怎么看?”
手中的情报太少,康水也无法判断日军的目的。
沙学文皱眉。
道:“我猜测应该有两种可能。一个是康庄发生了大事情,有可能是我们八纵的主力部队正在围攻康庄。康庄是平绥路重要站点,日军这是去增援康庄。还有一个是日军抓不住我们的主力部队,这段时间又被我们频频偷袭。特别是他们的后勤不利,导致他们后勤不足。继续下去他们的扫荡也坚持不了几天。所以他们给我们挖了一个坑,想让我们掉入他们设计好的陷阱里面,吃掉我们的主力部队。”
战场通讯不利,就是现在这种情况。
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因此沙学文给出了两种可能。
康水看着地图道:“是不是陷,试一下就知道。我的想法是派出一个加强连,部队急行军绕过庞家沟进入煤铁山。在这里偷袭日军,看看日军的反应。如果日军是布置陷阱,引诱我们主力部队,那么不会继续南下。因为继续南下,那么这支部队和日军第一大队大队部之间的距离就太远。如果日军不搭理我们的偷袭继续南下,那就是表明康庄那边出了大事情。日军这是急于增援康庄。如果是这样,我们就不能让日军这么轻松的南下康庄。政委,你觉得呢?”
“可以试试。如果纵队主力部队正在攻打康庄,那么我们的确是不能让这些增援部队快速的赶到战场。
沙学文点头同意康水的方案。
如果真的是康庄那边出了大事情,让日军宁愿改变扫荡计划,也要急急忙忙增援,那么当然不能看着不管。两个人对于纵队主力部队攻打康庄倒是没有多少怀疑。
因为八纵最强大的部队察南支队目前可是没有参战。
如果纵队要攻打康庄,完全可以调动察南支队。
“好。”
康水立马开始部署部队。
一边部署,康水叹口气道:“要是现在我们能够联系上特务二团、骑兵团、游击支队多好。”
如果察东支队这些部队都能够联系上,大家联合起来,现在这个时刻能做的事情就很多。可惜八,路军的战场通讯能力不足,部队分散行动,根本联系不上。
康水这么想,其他部队也是这么想。
大家都对于日军的情况很是好奇。大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大家都是在敌后打游击出身的。因此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凭直觉都知道发生了大事情。
所以大家在联系不到其他部队的情况之下,都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
第385章 岗村宁次的无奈
日军的大扫荡对晋察冀根据地的打击是非常严重的。
岗村宁次现在对于八路军根据地这边没有任何的期待,也不相信可以拉拢根据地那些老百姓。如果说之前日军还幻想,只要拿下八路军根据地,那么这些根据地老百姓就会放弃支持八路军。当中还会有不少人转过头支持日军。
但经过这些年和八路军的较量,日军也开始真正了解八路军的情况。八路军根据地的那些老百姓“赤化”太严重,包括那些地主也都被八路军“赤化”,现在都是日军的敌人。因此这一次日军大规模扫荡,一边是歼灭八路军主力,一边则是在根据地大肆破坏。既然这些老百姓都是敌人,那么就不能对他们手下留情。这是岗村宁次的想法。
因此这些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岗村宁次的“三光政策”在这一次大扫荡当中,让根据地蒙受了巨大的伤害。
虽然现在的晋察冀比历史上强大很多,岗村宁次也不相信自己这一次扫荡可以解决晋察翼。但他相信这一次扫荡一定能够给八路军重创。创以后只要不停的扫荡,不给八路军根据地恢复的机会,那么终究可以解决晋察冀。
所以他不顾很多人的反对,包括一线将领的反对,一定要对晋察冀大扫荡。不过目前的结果并不是很顺利。岗村宁次此次集中兵力,重点打击的就是晋察冀一分区,光是日军部队就有三万多人。这些部队和晋察冀一分区,在冀西地区进行拉锯战。
虽然看起来进展顺利,易县、涞水、满城、涞源都被日军攻占。但到现在为止都没有真正歼灭大量的一分区主力部队。
一分区的将领,从上到下和日伪军作战次数太多。所以作战经验非常丰富,就算部队被打散了,被打散的小部队都知道要如何反扫荡。当然一分区反扫荡,是自己主动把主力部队分散开来,利用晋东北和翼西的大山和日军周旋。
偶尔还会集中兵力伏击日军后勤车队,伏击跟着日军的伪军部队。这是一分区最常用的打法。面对这么多日军,杨全武是绝对不会盲目的打伏击因为日军太多,彼此之间的距离太近。一旦伏击战规模太大,日军援兵很快就会到来。所以杨全武是避免打大仗,就算是伏击战,最多也只是伏击日军二三百人。这种伏击战不需要集中太多部队,可以短时间之内迅速解决敌人。快进快出,不给日军任何机会。
看起来都是小仗,但效果是非常好的。
日军这么多部队,加上伪军部队,每天消耗的后勤是惊人的。被一分区部队不停的打击后勤车队,让日军前线部队的后勤非常困难。
本来这一次扫荡,在第一波被晋察冀部队当头一击之后,日军就失去了先机,失去了最好的扫荡时机。但因为岗村宁次一定要报复,所以才有了这一次大扫荡。
现在后勤不足,前面的部队都是怨声载道。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