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但岗村宁次不管那些。
一定要部队继续扫荡。
自从大扫荡开始,岗村宁次就没有好好休息。
他一直期待的是,日军能够找到八路军主力一战歼灭八路军主力部队。可惜八路军部队和日军作战这么多年,彼此之间都很了解。
虽然一部分部队也被日军重创。
但主力部队哪里是那么容易被日军抓到的。华北方面军目前的实力,也不足以对八路军根据地进行拉网式的搜索。以前日军扫荡八路军根据地,直接分为封锁部队和作战部队。以此来防止八路军部队跳出包围圈。
可是现在的日军,虽然也有封锁部队。可是人数太少,无法封锁所有的通道。因为日军兵力不足,如果封锁部队太多,作战部队人数就不够。
因此此次扫荡日军并没有把八路军主力部队包围起来。
天天都有攻占某个地方的战报,但就是没有多少歼灭八路军主力部队的消息。相反察哈尔和绥远地区的局势越来越危急,晋察冀第八纵队这段时间一直是打大仗。
特别是察南支队进攻康庄之后,整个晋东北、察哈尔、平北地区的日军部队都被调动。而日军的调动,也影响了八路军部队。
这个时候一线部队的将领水平就体现出来。
像特务一团团长康水,脑袋瓜就非常灵活。虽然没能够和纵队、支队联系上,但还是凭借着自己的判断,袭扰日军部队。不让他们随意的南下。
也有一些一线将领反应就慢一些。
直到过了好几天,才反应过来。不过不管是反应快,还是反应慢,八路军这些一线将领都有了反应。甚至连地方部队和广大的民兵,都知道战场形势发生了变化。
所以立马改变了被动的反扫荡局面,积极的出击,袭击日伪军部队。
结果到处都是求援的声音。
弄的岗村宁次头疼。
特别是随着八纵聚集大部队,几个团几个团的参战,让日军伤亡是急剧上升。可是面对晋察翼八路军越来越强大,岗村宁次突然觉得自己没有多少办法。
像八纵在察哈尔已经是成了气候。
除非华北方面军增加兵力,可以往察哈尔派遣两三个师团。要不然岗村宁次实在是不知道要怎么挽回日伪军在察哈尔的被动局面。
“司令官阁下,大本营命令。
“什么事情?”
“大本营要从我们华北方面军抽调21师团、33师团南下。
“什么?”
岗村宁次“蹭”的一下站了起来。
然后从参谋副长有未精三手中拿过电报。看了一眼之后,岗村宁次的脸色剧变。脸上的表情变来变去,好一段时间之后,叹了口气把手中的电报交给了旁边的华北方面军参谋长田边盛武。
田边盛武拿过电报看了看,脸色同样变得难看。
因为大本营的命令很是直接,要求华北方面军不要有片刻的耽搁。让21师团和33师团立即南下,然后汇报师团具体的情况。如果师团人员不够,要求华北方面军这边迅速给他们补充。
根本没给华北方面军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但这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现在华北方面军对晋察冀根据地大扫荡,各个部队都分散各地。像33师团,两个联队目前在扫荡晋察冀一分区,一个联队目前和八纵作战。想让他们迅速撤出战场,然后准备南下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日军扫荡是一个整体。
突然少了某个部队,会直接影响其他部队的安全。甚至一旦部队随意的撤离,撤退途中必然会受到八路军的追击。这么大的损失,谁来负责。
因此田边盛武小心翼翼的道:“司令官阁下,这是?”
“美国佬,美国佬误我大事。”
岗村宁次是大将,是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是日军军方大佬。对于国内的事情也很清楚。岗村宁次明白,大本营已经是决定和英美翻脸。
所以才会调这么多部队南下。
这是在为攻打东南亚和太平洋做准备。
日军抽调华北方面军的部队,不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的事情。早在珍珠港事变之前,日军已经开始在中国境内抽调部队南下,做进攻的准备。
只不过正好和华北方面军目前大扫荡冲突。
华北方面军本来就兵力不足,现在又要抽调两个师团,岗村宁次手中的兵力就更加捉襟见肘。
“司令官阁下,现在怎么办?”
田边盛武很是谨慎。
这段时间岗村宁次的脾气一直不好,现在又碰上了这样的事情,田边盛武是真的担心岗村宁次会,气炸。想要抽调两个师团南下,唯一的办法就是结束现在的扫荡。
岗村宁次明白,和美国打仗是大战略。
自己这边是挡不住这个命令。因此岗村宁次虽然很生气,但还是道:“立即做撤兵的计划。做好让21师团和33师团南下的准备。大本营给我们的时间有限,没时间耽搁。
“是。”
“给大本营发电报,要求110师团改为三联队师团,以独立混成第十五旅团、独立混成第十六旅,团、独立混成第四旅团为基础组建新的师团。
岗村宁次现在是真的没有办法。
华北方面军本来也就20万人左右,今年从中条山战役开始,日军一直都在打仗。部队伤亡是非常严重的。甚至达到了补充新兵都赶不上伤亡速度的地步。现在又要抽调21师团和33师团南下,华北方面军这边的情况会非常严峻。或者说等21师团和33师团南下之后,华北方面军根本就没有机动兵力。
所以只能是把独立混成旅团扩编。
虽然现在新兵质量越来越不好,但人多总比人少好。独立混成旅团是五千人左右,新组建的三联队师团都是一万一千人上下。
“是。”
第386章 优势互补
调走21师团和33师团,岗村宁次虽然不满意,但并没有耽搁大本营的命令。
因为他知道这个事情容不得他拒绝。
大本营那边已经做好了和美国开战的准备。海军部队准备好了,陆军这边也要跟上。毕竟和美国开战,不仅仅是海军的事情。双方开战之后,下一步就是陆军部队南下进入东南亚的英美殖民地。
大本营已经开始为下一步作战准备,所以现在抽调部队还是比较着急的。根本没给华北方面军,包括华中方面军他们时间。
所以岗村宁次在华北方面军参谋长田边盛武做了撤退计划之后,立马就下命令部队按照计划撤退。虽然做了详细的撤退计划,但岗村宁次是比较担心的。
害怕部队一不小心就在撤退当中出现问题。
如果部队撤退出现问题,被八路军抓住机会,那么必然会出现不好的事情。
1941年10月6日。
对晋察冀根据地进行大扫荡的日军部队,开始陆陆续续撤离八路军根据地。没有任何的征兆,突然之间各个部队开始交替撤离。
速度之快,让八路军这边完全是措手不及。
日军之前还气势凶,在八路军根据地凶。
可是突然之间,没有任何征兆,就迅速选择撤退。
八路军开始是没有反应过来,还以为以日军有什么阴谋诡计。但随着日军全部撤离,才明白日军这是真的结束了扫荡。
可以说日军突然选择撤退,让八路军大部队根本没有准备,也来不及做准备。
反而是各地的八路军地方部队、游击队,还有一些分散的主力部队,在日军撤退的时候捡了不少便宜。虽然日军做好了撤退的计划,但突然之间撤退,日军自己也是措手不及。
前线的日伪军部队接到了撤退命令之后,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情。一个个心里七上八下。
结果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制定的撤退计划,有些部队没有遵守。特别是伪军部队,突然听到撤退命令,哪里管什么计划不计划。有些伪军甚至把日军仍在后面,自己就跑了。
而伪军这种做法,也影响了一些日军部队。
最后日伪军撤退当中有些部队就很混乱。正好给了八路军机会,歼灭其中一些落单的部队,武器弹药捡了不少。有些日伪军受到袭击之后,就更以为出了什么事情,所以跑的就更快。
八路军主力部队反应就慢了很多。一直到日军开始撤退一天多时间之后,才反应过来日军是真的要结束扫荡。所以散落各地的主力部队开始重新集结,开始追击日军。
但还是晚了不少。
虽然也获得了一些战果,但整体上日军撤退还是比较顺利。
日军撤退干脆,八路军重新占领了原来的根据地。重新拿回根据地之后,八路军各部队就更忙。
因为日军大扫荡,“三光政策”之下根据地破坏非常严重。光是被烧毁的房子就有十多万个。
八路军收复根据地之后,第一个要做的就是战后恢复。现在已经是10月份,天气开始寒冷。部队必须要尽快的帮助根据地百姓重建家园,要不然这个冬天不知道会冻死多少人。
这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因此反扫荡结束之后,各个根据地都非常繁忙。
“你们八纵打得好。”
一直到时间进入了11月份,杨全武亲自来到了盛县北岭庄,八纵的指挥部。
杨全武看着王秋云和魏红军很是高兴。
这一次反扫荡,就数八纵的战绩最为亮眼。虽然一分区承担的敌人最多,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一分区打的仗都是比较琐碎的,规模比较小的。
虽然歼灭的日伪军数量多,但很多都是靠着频繁的战斗积累的战果。
但八纵打的都是大开大合的战斗。
接连打了好几个伏击。
察东支队和平北支队,在日军扫荡初期,给了他们当头一击,全歼日军两个大队。等到后面日军大规模扫荡,察西支队、察东支队联合粉碎了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和26师团13联队的扫荡,全歼了日军两个大队,以及重创了日军13联队第三大队。
察南支队和察东支队联合,强攻康庄,歼灭日军两个大队,其他各个支援康庄的部队也都受到了打击。可以说这一次日军扫荡,八纵战果辉煌。
全歼六个独立大队。
战果到底有多辉煌,光是看缴获的武器装备就知道。这一次反扫荡当中,八纵缴获的重机枪有50多挺,轻机枪170多挺。还有大量的掷弹筒、迫击炮、速射炮、平射炮、步兵炮、山炮。
所以杨全武才会如此赞赏。
“老领导,我们八纵现在的根据地最大的优势就是地盘大,有足够的战略纵深,而敌人的实力一般。这就给我们的部队打运动战,打大仗提供了有利条件。日军扫荡我们根据地的时候,自觉不自觉的彼此之间距离就会拉远。给我们打伏击创造了空间和时间。
“嗯。”
杨全武点头。
察哈尔地区人口不多,但面积非常大。加上这里山多,非常适合八路军发展。日军在这么广的地带,每次扫荡都是兵力不足,留下了很多的空挡。当然这里也不是没有劣势,最大的劣势就是地贫。
说白了就是穷。
而一分区这边有钱有粮,人口也多。
但面积比不上察哈尔地区。日军一旦扫荡,他们的扫荡部队不需要间隔太长的距离。所以一旦日军扫荡兵力太多,就没有条件打大仗。日军也不会给太多的机会,打大开大合的战斗。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