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528章

作者:随遇而安

“司令员,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先改组一下我们华北野战军各部队。目前各部队编制混乱,而且晋察翼和晋翼鲁豫的部队情况就更复杂。

“改组?”

聂帅点头道:“这是应该的。你也参加过会议,华北局初步的想法是,河北战事交给杨全武负责。到时候冀南的部队,也要交给杨全武。晋南、晋中战事交给许向千同志负责,那么晋察冀第二野战军就要接受许向千同志的指挥。晋察冀和晋冀鲁豫的部队要联合作战,对于各部队是应该进行一定的改编,适应目前的战争。

晋察冀部队和晋冀鲁豫部队虽然都是解放军部队,但还是有很多不同的。虽然以前也联合打过仗,但那种联合作战和现在联合作战不是一回事情。那个时候联合作战,其实依旧是各自为战,只不过打仗的时候配合一下。

不过现在的联合作战,是两支部队要成为一支部队。

肯定会出现不少问题。

“司令员,我觉得我们应该废除目前晋察冀第一野战军、晋察冀第二野战军、晋察冀第三野战军、晋察冀第四野战军等编制。毕竟现在成立华北局,我们总不能继续这么叫。而且我们晋察翼几个野战军部队,兵力上差距太大。所以我认为可以在野战军部队组建兵团一级来代替原来野战军的叫法。”

“我也有过这样的想法。

聂帅点头。

现在晋察冀这边的部队番号是比较混乱的。

总共四个野战军编制,其中杨全武的第一野战军兵力最多,已经超过20万人。如果再把冀南部队编入进来,升格一些地方部队,那么第一野战军部队规模完全能够达到30万人。

兵力最少的就是第四野战军。

因为邓国抽调太多主力进入东北,所以目前晋察冀第四野战军13纵队和14纵队完全是以地方部队组建起来的,手底下也只有五万人左右。不仅战斗力差,武器装备也一般。

华北局的成立,是中共从政府机构开始都走向正规化的开始,军队也不例外。

所以目前晋察翼四个野战军的编制明显是不适合的。所以聂帅也想过整编晋察冀部队,开始统一各个部队的情况。但到底如何整编,聂帅还在考虑当中。

没想到魏红军已经有了想法。

其实在晋察冀,论军事能力,魏红军不是最冒尖的。但聂帅选择魏红军为军区、野战军司令部日常工作负责人,就是因为魏红军稳重,大局观强。

晋察冀和其他野战军部队不一样。

像目前的东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山东兵团和陈粟兵团,以及刚刚成立的西北野战军,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的军事指挥官,战斗指挥能力非常出色。

林帅、刘帅、彭老总,还有和陈帅搭档的栗大将等等。

他们自己就能够统帅部队打仗。

但晋察冀不一样。

晋察冀从抗战时期开辟根据地开始,聂帅对于手底下这些战将都是放养的。让他们自己去开辟根据地,发展根据地,招募部队,指挥部队打仗。

你水平高,能力强,那么就像是杨全武一样迅速崛起,打出来了中央候补委员。你要是能力不够,几次帮助都达不到要求,那么只能是把位置让开,就像是三分区司令员陈满远。

所以聂帅从抗战时期开始,除了整体上的规划之外,具体怎么打仗是不去管的。

解放战争爆发之后也是一样。

杨全武、郭田民、魏红军都是各打各的,聂帅不会插手具体指挥。在这方面聂帅还是很有自知之明。到了现在情况就更加明显。

杨全武在河北,郭田民在晋中地区,那都是盘踞多年,经营多年。不敢说是水泼不进,但最起码都是坐地炮,真正的诸侯。

所以聂帅的想法很简单。

就算是组建了华北军区,华北野战军,但司令部也只是处理一些日常事务,真正的打仗是不会干涉的。让他们自己负责。所以现在的华北军区、华北野战军不需要许向前、杨全武、郭田民这些战将,而是需要一个有大局意识,战略能力强,日常处理事务能力强的干部。

所以魏红军最合适。

看看聂帅也只是刚刚有整编华北野战军的想法,但看魏红军的样子,心里已经有腹稿。这就是聂帅器重魏红军的原因。很多事情都能够想到前面。

“你说说你的想法。”

“司令员,我的想法是撤销野战军编制之后,华北野战军成立五个兵团。每个兵团最少下辖三个纵队,至于每个纵队的编制不进行明确的规定。毕竟目前每个地区的情况不一样,每个纵队的兵力不可能一样。第四野战军一直配合邓国同志在冀东作战,这一次可以先不管这支部队。

“我的建议是以第一野战军和冀南部队整编为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兵团。晋察冀第二野战军为基础扩军,组建华北野战军第三兵团。以许向千同志在晋南领导的部队整编为华北野战军第四兵团,晋察冀第三野战军改编为华北野战军第五兵团。”

关于在华北组建兵团,魏红军早早地就开始考虑过。

目前的野战军编制太混乱,并不适合指挥打仗。

还是兵团编制适合目前的战争。而且一旦开始组建兵团,那么这就是正规编制。对于华北的军队干部来说,是一个好事情。

“杨全武同志全权指挥第一兵团和第二兵团,进行河北战事。晋南和晋中战场,就交给许向干同志全权负责,指挥第三兵团和第四兵团。第五兵团在热河作战,也可以南下河北,配合第一兵团和第二兵团作战。

“嗯。”

聂帅看着地图点点头。

这样华北战场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河北战场,一部分是晋中、晋南战场。其实并不需要华北野战军司令部插手指挥,最多做一些协调。

至于华北军区,主要负责部队后勤工作、招兵、新兵训练等等工作。

魏红军继续道:“而且冀中军区、冀鲁军区冀南军区都是人口多、物产丰富,又是我八路军的老根据地。是非常适合扩军的地方。而且我们在这里也有足够的老兵。所以我的意见是,杨全武同志,在河北作战的同时,完全可以新组建一个兵团。等河北战事有了结果之后,可以抽调一两个兵团,往东可以支援山东战场,往南可以支援中原战场。”

杨全武所在的位置是最好的。

因为这里有人、有钱、有物资。

在这里完全可以肆意的扩军。相比起来许向千目前所在的晋南地区情况最差,因为这里人少,粮食产量低,根本养不活多少部队。目前郭田民控制同蒲路,往南控制太原周围一些县城,日子过得都比许向千好。

他们想要扩军是非常困难的。就算是以后打下了晋中,最多也就养活两个兵团。

“你这个想法可以。”

聂帅点头。

支持魏红军的想法。

“第五兵团你怎么想?”

第五兵团是魏红军一手打造的部队。所以第五兵团的干部构成,聂帅还是要询问一下魏红军的意思。魏红军道:“我兼任第五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子华同志担任副司令员,朱亮才同志担任副政治委员,李天昊同志担任政治部主任。赵陆同志离开第五兵团,担任华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平时的时候,张子华同志担任代司令员,朱亮才同志担任代政治委员。第五兵团下辖第八纵队、第十纵队、第十一纵队。目前第八纵队兵力太雄厚,所以我准备从第八纵队抽调24旅,加上我冀热察军区的地方部队组建12纵队。暂时配合第五兵团在热河作战。”

“行。”

魏红军提出的华北野战军组建兵团的建议,有了聂帅的支持之后,在华北军区迅速通过。同时魏红军提议组建华北野战军东集团军和西集团军。

东集团军以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和第二兵团组成,杨全武同志担任司令员,王直同志担任政治委员,耿飚同志担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李志民担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统一负责河北战事。西集团军以华北野战军第三兵团和第四兵团组成,许向前同志担任司令员,腾代元同志担任政治委员,郭田民同志和周世蒂同志担任副司令员,负责晋中、晋南战事。

第五兵团担任华北野战军机动部队,直接听命于华北野战军司令部。

华北野战军要正式设立兵团编制。魏红军立马和下面各个部队交流,要掌握下面各部队的情况。

毕竟军区和野战军司令部虽然不会干涉下面两个集团军日常作战,但还是要参与大战略的制定。制定大战略的时候,如果不掌握下面各部队的情况,肯定会出现偏差。而且还要讨论下面各个兵团干部的安排。

徐帅那边的情况最差。

解放战争爆发没有多久,129师主力南下,和原来的中原军区部队会和,组建了新的中原军区。

两支部队会和之后,兵力很是雄厚。

在刘帅的指挥之下,打了不少漂亮仗。

可是中原军区打的越好,常凯申就越是睡不着觉。正所谓“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地区辐射四方,是四战之地。中原军区就像是一把匕首一样插在了核心区域。而且中原军区的存在,让常凯申无法集中兵力去进攻其他解放区。可以说中原军区存在一天,其他解放区的压力就小很多。因此常凯申组建了不少部队围剿中原军区,徐州、郑州、武汉国军几个重要部队都参与对中原军区的围剿。甚至胡宗南的部队都进入豫西。

129师主力去了中原之后,陈耿率领部队在晋南地区打仗。打的也是非常出色,内线作战频频歼灭国军部队。胡宗南部队在晋南也是受到了重大打击。

但中原军区压力太大。所以中央决定组建陈耿兵团,带着九个旅的部队,以及起义过来的陕军38军,十万人的部队南下豫西。而刚刚成立不久的华东野战军在鲁西南和豫东一带作战。这两只部队出击豫西和豫东,以此来减轻中原军区的压力。同时把战火烧到外线国统区,以保障解放区经济的稳定。

陈兵团南下之后,晋南的军事工作交给徐帅负责。徐帅来到晋南,以129师留在晋南的部队和胡宗南、阎锡山部队作战。

各方面实力都是不足的。

主力都南下,剩下的主要是地方部队。

兵力少,武器装备也差。

不过虽然如此,但还是给这支部队华北野战军第四兵团的编制。毕竟华北野战军总不能不给晋冀,鲁豫部队一个编制。第四兵团下辖华北野战军十五纵队、十六纵队、十七纵队。当然第四兵团的一个纵队才一万来人,和晋察翼这边的一个主力旅差不多。整个第四兵团,还不到四万人。

为了支持徐帅,也为了晋南、晋中战事,郭田民率领新成立的第三兵团,带着大量的武器弹药和物资南下晋中。那些武器弹药和物资,都是华北军区专门筹集起来,就是为了给第四兵团。有了第三兵团的支持之后,徐帅又整编了一些部队,让第四兵团有了近五万人。加上郭田民的第三兵团,徐帅手底下拥有13万人左右的部队。徐帅给军区上报他的作战计划,第三兵团和第四兵团准备发起晋中战役。

做攻取太原的准备。

此次改编兵团,最容易的就是杨全武这边。

杨全武手中部队太多。

成立两个兵团,没有丝毫的困难。杨全武这段时间整编手中的地方部队,以及补充了不少俘虏兵,扩编了一个纵队,目前晋察冀第一野战军下辖第一纵队、第二纵队、第三纵队、第四纵队。

因为兵源充足,所以每个纵队下辖四个旅六万人左右。

这一次接到命令组建两个兵团之后,杨全武立马从每个纵队抽调一个旅,这样每个纵队剩下三个旅五万人左右。这四个旅,加上以冀南军区地方部队组建了两个旅。用这六个旅,杨全武接连组建了第九纵队、第十八纵队。

然后以第一纵队、第三纵队、第四纵队组建了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以第二纵队、第九纵队、第十八纵队组建了第二兵团。

杨全武亲自担任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黄发担任第一兵团副司令员,柳树德担任副政治委员。王直担任第二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开坤担任副司令员,王刀邦担任副政治委员。

部队整编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工作繁多。

特别是杨全武野心最大。

相比起徐帅那边,杨全武是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粮食有粮食。所以这一次“吞下”冀南部队之后,他更是大膨胀。冀南别看目前没有野战部队,但有的是地方部队。

冀南军区虽然刚刚组建了两个野战旅旅,但依,旧有很多地方部队。杨全武手中不缺能打仗的战将,也不缺政工干部。再说这一次成立华北军区和华北野战军之后,除了晋察冀的干部之外,还有大量的晋冀鲁豫干部。杨全武这边也补充进来很多翼南干部和冀鲁豫干部。不少人都是征战沙场多年的军事干部和政工干部。

所以杨全武告诉魏红军,他现在有两个事情。

一个是要打下保定,歼灭孙连仲部队。一个是要组建华北野战军第六兵团。

杨全武为了拿下保定,要求把第五兵团临时借给华北方面军东集团军。让第五兵团南下进攻蓟县和遵化,然后继续深入进攻廊坊一带,牵制住53军、16军和92军等北平、天津等地的中央军部队。

而且为了组建第六兵团,杨全武已经开始组建十九纵队和二十纵队。为了组建十九纵队和二十纵队,杨全武从第一兵团和第二兵团抽调不少干部,然后把地方部队升格。

甚至连纵队领导都找好了。

肖新怀担任十九纵队司令员,付崇碧担任十九纵队政治委员。曾思宇担任二十纵队司令员,王志峰担任二十纵队政治委员。

不过新组建这么多部队,杨全武需要军区给他提供武器弹药。以及要求抗大总校和华北军政大学给他提供足够的学员。杨全武一口气跟魏红军要3000名军政干部。

魏红军很是头。

以杨全武和魏红军的关系,老领导要的不能不给,但也不能全给。实在是因为杨全武要的太多,要是全都给了杨全武,那么就无法支持徐帅那边。

徐帅那边本来就穷,啥也没有。

想要打大仗,需要军区的支持。

所以魏红军只能是和杨全武讨价还价。因为魏红军知道,杨全武要这么多武器弹药和干部,本来就没有指望魏红军全都答应。他就是为了漫天要价。

这样讨价还价当中,魏红军给徐帅、杨全武他们补充干部,补充武器弹药。

第692章 华北各机构的组建

魏红军忙着完善军区和野战军指挥部,还要调配军政干部、武器弹药、后勤物资给各个部队。每天都要和大量的干部见面,给他们分配任务。同时还要和前线的许向千、杨全武他们讨价还价。在这个时候,华北局这边的组建工作继续推行。

华北局刚刚组建,很多部门都不完善,所以工作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