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542章

作者:随遇而安

“司令员,我知道会有怨言。毕竟大家第一次进入这么大的城市,肯定有很多想法。但我们必须要如此。我们很多人都是山沟沟里出来的,进入北平、天津这样的大城市,如果没有铁的纪律,很容易被花花世界迷了眼睛。如果不在进城之前公布纪律,进城之后很有可能刹不住车。部队一旦放松,一旦没有铁的纪律,那就会出大乱子。特别是我们的干部们,他们现在是胜利者。甚至说句不好听的,他们不少人进入北平的时候,会以开国功臣自居。到时候进入北平,看到好东西都想享受一下,那不乱套了吗?看到好的房子,就想要抢过来自己住。看到好的汽车,就想抢回来自己开。甚至北平、天津有那么多年轻的洋学生、女娃娃,要是不加以限制,不知道会出多少风花雪月的事情。

聂帅点头。

晋察冀根据地稳定之后,这种事情也不是出了一例两例。

不说别的,晋察冀发展历史上,因为看上地主女儿,和地主女儿滚床单最后叛逃的也出来过不少。当中不少人还是走过长征的老红军、老干部。

可以说女人问题不抓紧一点,谁知道会出什么事情。

那些可是严重影响解放军的形象。

而且北平和天津,那可是国民党在北方重要的统治地区。光是特务机构就多如牛毛。谁知道会不会对解放军干部实施“美人计”。这都是必须要考虑清楚的。

所以聂帅想了想道:“你把这些报告先放下,我再仔细看看。你有没有备份?

“我已经印了好几份。”

“那你派人送到每个华北局常委手中,让他们必须要好好看看。明天我们召开一次华北局常委会议,讨论一下你的这份报告。通过之后,还要报告给中央。不过我刚才简单的看了看,整体来说我还,是赞成的。如果能够按照这份方案接管北平、天津,绝对不会出问题。你想的很周到,看来让你担任平津战役总前委书记,是正确的选择。

聂帅对于自己的选择是越来越满意。

魏红军果然是最适合担任平津战役总前委书记的。看看对于接管北平、天津有多么详细的准备。

聂帅可以肯定,整个华北局干部当中,没有一个人跟魏红军一样,拥有如此完备的城市接管方案。

“谢谢司令员夸奖。”

魏红军继续道:“司令员,骑兵纵队交给晋绥军区之后,内蒙古那边再次兵力空虚。我总是不放心。我建议在华北军区下面成立一个新的军区。”

“你是说在内蒙古成立内蒙古军区?”

“是。”

本来魏红军的想法是成立骑兵纵队,然后马洪元坐镇内蒙古,那么就不用担心蒙古地区的那些妖魔鬼怪。可是中央要求骑兵纵队划归绥蒙部队,因此内蒙古那边就兵力空虚。

内蒙古目前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土改,那些蒙古王公贵族是被震慢住了。可是一旦没有了部队的震慢,这些人不知道会不会出幺蛾子。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直接成立一个内蒙古军区。

那些蒙古王公贵族是典型的畏威而不畏德。对他们必须要进行军事上的威慢,之后才能够在内蒙古进行一些改造。

“这个我也考虑过。只是目前华北局成立没有多久,华北野战军也在进行大仗,所以没有提上日程。你觉得现在的华北局能够应付?”

“司令员,内蒙古那边能有什么危险。只要我们派出四五千人的部队,那么就能够完全震慢内蒙古各方势力。其实想要彻底稳住内蒙古,我们就应该在内蒙古地区坚决地执行土改政策,打倒那些蒙古王公贵族,蒙古地主。这才是根治的办法。把内蒙古稳定的基础寄托在那些蒙古上层贵族是错误的。”

魏红军在聂帅面前丝毫没有隐藏自己的观点。

想要稳定内蒙古,现在的办法是权宜之计。真正根治的方法还是要确认自己的朋友,团结广大的蒙古牧民。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蒙古上层贵族身上,那些人是永远不可能成为中共的朋友。相反他们不仅不是朋友,而是敌人。要坚决地打击他们,取消他们的特权,甚至要镇压他们。这样才能够长长久久的稳定蒙古。

聂帅表情变得很严肃。

这个问题他其实考虑了很久,只不过一直没有下决心。

聂帅是有些顾忌目前担任蒙古人民政府主席,同时担任华北局副书记的乌兰福同志。乌兰福一直反对武力解决内蒙古的事情,他认为这样很有可能引起更大的矛盾。聂帅忌的倒不是乌兰福本人。

而是对于内蒙古这样的边疆地区,而且是少数民族地区,政策上比较谨慎。

不过听到魏红军的说法,聂帅也下了决心。

不能因为内蒙古地区特殊,政策上就让步。这对于稳定内蒙古不利。所以道:“内蒙古那些不听话的王公贵族,最怕的还是我们的武力。只要有武力震慢,他们也翻不起大浪。在内蒙古地区成立华北军区下辖的二级军区的确是有道理。红军,你看让吴清河同志去内蒙古军区,你觉得如何?”

因为吴清河担任张家口军分区司令员,又是张家口卫成司令。因此聂帅和吴清河接触比较多。这是一个看起来粗狂,内心很细腻的干部。

虽然因为不适应大兵团作战,所以离开了野战部队。但吴清河在张家口周围剿匪非常出色,得到了当时晋察冀军区一致的肯定。应该说漠南地区的蒙古部落,都知道吴清河的威名。因为吴清河可是剿灭了漠南地区大量的蒙匪。那些蒙匪来去无踪,不知道让都少蒙古部落咬牙切齿,但没有办法。可是吴清河却把他们一一拔除。

所以聂帅想到了他。

震内蒙古那些不听话的,就需要吴清河这样的将领。魏红军点头道:“吴清河同志是一名粗中有细的干部。”

“行,这个事情我知道了。”

聂帅不想让魏红军插手这个事情。

容易得罪人。

乌兰福同志那边还是需要自己去说服。如果乌兰福同志继续坚持,那么只能是放在华北局会议来处理这个事情。

“司令员,我还有一个事情。”

“什么事情?”

“司令员,现在我身上的职务太多。很多工作我已经没有时间处理。

魏红军苦笑。

估计魏红军是目前华北军政系统当中职务最多的干部。华北局副书记,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华北野战军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冀热察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第五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这一次又是担任平津战役总前委书记。

本来魏红军还有冀热察边区区委书记的职务。

不过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成立之后,冀热察边区已经取消。冀热察边区所在的地方已经成立绥远人民政府、察哈尔人民政府、热河人民政府。

现在魏红军是华北局副书记,是华北局常委要参加华北局日常会议。作为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副主席管理教育、公安、农业,而且还要负责华北军区和华北野战军日常工作。

真的是忙的脚不沾地。

聂帅理解。

所以道:“华北局和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的工作你不能推。军区和野战军的日常工作,在你担任平津战役总前委书记的时候,我先替你处理。我看你不要继续担任冀热察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也不要担任第五兵团司令员兼政委。你提个人,来担任这个职务。

“司令员,如果说冀热察军区的工作,平北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雷佳斌同志很是熟悉。我去东北的时候,就是雷佳斌同志配合张子华同志处理冀热察军区工作。这段时间因为我工作忙,冀热察军区的工作,也是雷佳斌同志负责日常工作。如果可以我提议雷佳斌同志担任热辽军区司令员职务,察哈尔省书记刘杰同志担任政治委员。

聂帅点了点头。

二级军区和二级军区也是不一样的。就像是抗战初期的团长和抗战未期的团长不是一个级别一样。抗战时期的二级军区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二级军区级别也不一样。

雷佳斌如果不是转到军区工作,现在要么是兵团副政治委员,要么是纵队政治委员。以雷佳斌的资历,担任翼热察军区司令员也是可以的。

至于政治委员,地方党政一把手担任军区政治委员,目前是很普遍的情况。

“行。你写一份报告,召开华北军区会议,决定这个事情。”

“是。”

“第五兵团呢?”

“司令员,我的意见是张子华同志担任第五兵团司令员,朱亮才同志担任政治委员,郑伟山同志担任第一副司令员,唐杰同志担任第二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李元昊同志担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宋宇林同志担任第八纵队司令员,张连魁同志担任政治委员,易耀才同志担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丁胜同志担任第十纵队司令员,冯林奇同志担任第十纵队政治委员,曹墨同志担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金永麒同志担任政治部主任。冯木林同志调十一纵队担任司令员,卢伟生同志担任十一纵队政治委员。”

“行。这个事情在军区会议上一起确定。”

第707章 准备2

“司令员,这一次除了五兵团之外,其他兵团千部也应该调整一下。您看看目前我们的兵团千部配置。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杨全武同志第二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王直同志。杨全武同志和王直同志的情况和我差不多,身上兼任的职务都很多,所以平时工作很忙。杨全武同志和王直同志一起指挥南集团军,而且他们两个人一个是冀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一个是冀鲁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因为身上兼任的职务太多,所以实际的兵团工作并不是我们在管,我们都只是挂了一个名字。像第一兵团日常工作都是黄发同志和柳树德同志负责,第二兵团日常工作是陈开坤同志和王刀邦同志负责。所以我的意思是,是不是杨全武同志王直同志,都跟我一样不再担任兵团职务。

魏红军知道,等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结束,中央可能就要正式成立各大野战军。然后各兵团,下面的各纵队,中央军委都会开始重新整编。

到时候纵队就要改为军。

虽然现在还是战争时期,但随着革命胜利的曙光已经出现,慢慢的到了到排排坐分果果的时候,因为现在的全国革命形势越来越好。等东北和华北彻底解放,全国解放的日子也不会太远。

这个时候大家又开始讲究资历这种东西。

现在魏红军、杨全武在华北军区级别都很高,如果还兼任兵团领导职务,是直接影响下面干部晋升。毕竟杨全武、魏红军他们不挪位置,下面的干部怎么办。明明兵团的工作都是他们在做,可是因为上面有杨全武、魏红军,他们只能是继续担任副司令员、副政治委员。

现在打仗,大家可能没什么想法。可是等以后确定干部级别的时候,早当上兵团领导和晚当上兵团领导完全是两个概念。如果那个时候有些本应该成为正兵团级干部的,却被评为副兵团级,或者是准兵团级。那么整个华北干部系统都会受到影响。

魏红军也要为他们考虑。

“可以。”

聂帅很快点头。

现在的情况,华北军区的兵团的确是有这样的问题。等这次这样调整之后,华北野战军部队就没有那么多兼职的干部。

聂帅想了想,道:“军区和野战军这边的日常工作,都是你在主持。你心里应该已经有腹稿,你说说该怎么做。”

“司令员,那我说说第一兵团和第二兵团。马上就要进行平津战役,这个时候部队干部结构不宜调整太多,还是应该延续原来的兵团结构。因此我提议黄发同志担任第一兵团司令员,柳树德同志担任政治委员。陈开坤同志担任第二兵团司令员,王刀邦同志担任政治委员。第六兵团刚刚组建,文年生同志担任司令员,向仲华同志担任政治委员。

“行。你写一份报告交给军区,在军区会议上一起讨论。”

“是。”

魏红军心中很高兴。

目前华北军区就下辖六个兵团,光是晋察冀走出去的就有五个兵团。随着杨全武、魏红军、王直几个人不再担任兵团领导,这一下也解决了多少华北军区干部的级别问题。

华北军区一下就出来多少正兵团级、副兵团级干部。

这也符合晋察冀辉煌的历史。

魏红军继续道:“司令员,等部队接管北平天津之后,需要迅速稳定城市的秩序。在刚刚打完仗,城市接管的时候,城市的地痞无赖最容易生事。而且北平、天津有那么多的国民党特务机构也会趁机会闹事。还有虽然制定了严格的纪律,但部队和接管干部那边也不能掉以轻心,肯定会有人破坏制定的纪律。因此我的想法是,要么我们组建一个专门的纠察部队,要么扩编公安纵队,让公安纵队的部队临时担任城市的纠察工作。您看哪一个比较合适?”

聂帅想了想。

道:“没有必要重新成立一个纠察部队。既然是为了稳定城市的秩序,这本来就是公安部门的责任。我看我们成立一个公安总队,下辖三个公安纵队。其中一个公安纵队去北平,另外一个公安纵队去天津。你去前线之后,尽快组建两个新的公安纵队。同时你要训练好这支公安纵队,他们进入北平和天津之后,既要镇压散兵游勇和特务,同时要打击那些城市地瘩无赖,还要参与纠察工作。他必须要体现出我们解放军的风采,让北平和天津的老百姓看到我们的纪律。特别是北平不是一般的城市,是我国古都之一,几百年都是我国政治中心。那里会有很多国内外人士,有国内知名学者,有国外学者,有国内外大批的记者。你要做的事情很多。”

“司令员,这个公安总队要怎么安排?”

“继续沿用原公安纵队的领导架构。俞平同志担任公安总队的司令员,杜丽清同志担任政治委员,邝富昭同志担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下辖三个公安纵队,重新安排干部。

“司令员,我想从华北陆军大学和华北军政大学抽调一批人,以他们为干部基础,组建两个公安纵队。让华北军政大学副校长兼军事学院院长李庆船同志担任公安总队副司令员,兼新成立的公安第二纵队司令员,李水青同志担任政治委员。第二纵队进入北平,负责北平稳定。”

突然之间组建一个素质高的公安纵队,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解放军虽然纪律严明。

但毕竟泥腿子居多,想让他们进入北京这样的城市,还要纠察别人,那就需要素质很高的干部队伍。要不然自己进入北平先乱了,到时候就让人看笑话。所以必须要给公安纵队搭配更多高素质的干部。目前魏红军能够成建制抽调的干部队伍,只有抗大总校改编的华北陆军大学和华北军政大学。

“李庆船,李庆船。”

聂帅有些犹豫。

本来华北军政大学校长是聂帅,但聂帅辞去了校长职务,孙义开始担任华北军政大学的校长。孙义担任华北军政大学校长之后,李庆船担任副校长兼任军事学院院长。

李庆船也算是久经考验的干部,1937年就加入了八路军。而且在晋察冀贡献很大,资历、能力、功劳足以担任公安纵队的司令员职务。

但要让李庆船担任公安纵队司令员进入北平聂帅依旧是犹豫。因为北平的地位太重要,以后很有可能成为新中国首都。这里不允许出现任何问题。李庆船毕竟是出自晋绥军的干部。不过聂帅想到李庆船是杨全武的爱将,又是深受魏红军器重的干部,对李庆船的信任也高了一些。再说李水青是13岁就加入红军的红小鬼出身。

李水青虽然是政工干部,但作战勇猛,需要的时候还能干军事干部。和魏红军一样,都是多年的红一师干部。抗战之前是红一师三团政治委员。七七事变之后,担任了115师独立团三营教导员。邓国组建平西支队的时候,跟着邓国去了平西,后来成为了翼热察挺进军的干部。

邓国回来,一大批干部跟着他回到晋察冀。李水青重新回到了一分区,在杨全武手底下也是大放光彩。先是担任团政委,抗战未期担任了旅政委。

组建华北军政大学的时候,李水青调到军事学院和李庆船搭档,担任军事学院党支书记。

相比起李庆船,聂帅当然是更相信双一出身的李水青。

道:“可以。但一定不能出问题,明白吗?”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