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543章

作者:随遇而安

“进入天津的第三纵队呢?”

“司令员,您觉得马长庚同志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怎么样?”

“马长庚?那个北洋大学的老师?”

“是。”

马长庚的经历也很传奇。

北洋大学毕业,因为成绩优异留在了北洋大学当老师。在学校入党,协助楚河他们发起了冀东暴动。后来这支部队来到了八纵,改编为35团。马长庚一个书生,却担任了35团1营长,没想到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打的越来越好。因为他是大学生出身,所以军区把他调上来,让他在司令部接受锻炼。结果35团调到延安的时候,马长庚留在了冀热察军区。

八路军不缺战将。

反而是缺马长庚这种有文化的干部。结果他调到军区之后,在军区是大放光彩。不管是司令部的工作,还是政治部的工作都做的事游刃有余。

结果军区那些干部根本不放人走。

到现在马长庚已经是担任平北军分区副司令员,是雷佳斌最为倚重的一名干部。本来魏红军考虑的是,等雷佳斌上调冀热察军区担任司令员之后,让马长庚担任平北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可是现在要成立公安纵队,魏红军就觉得马长庚非常合适。

有文化,有能力,冀东本地人。因为是北洋大学毕业,所以对于天津熟悉,对于解放军各项政策也是了如指掌,还是入党十多年的老党员。

“行。那就让马长庚同志担任公安总队第三纵队的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公安总队的第二纵队和第三纵队不是普通的军队,他们是要去北平和天津的。在攻克北平和天津之前,你必须要严格训练他们。要让他们知道进入北平和天津之后,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明白吗?”

“司令员,你放心。

魏红军立马保证。

保证完了之后,魏红军继续道:“攻克北平和天津之后,军管会怎么安排?

“我初步的想法是,你担任北平军管会主任,黄同志担任天津军管会主任。不过这个事情需要华北局重新讨论一下,如果事情有什么变化,你们总前委可以先找一个人临时担任。

“是。”

魏红军和聂帅沟通之后,聂帅很快召开了华北局常委会议。

在这一次会议上,华北局通过了魏红军提交的接收城市方案。而且在这一次会议上,华北局正式确定,等打下北平之后,魏红军担任北平军管会主任,黄靖担任天津军管会主任。

赵震生、周彬、杜丽清、罗启容分别担任北平军管会副主任。

北平太重要。

所以接管干部的级别也是非常高的。

虽然中央还没有确定新中国首都,但北平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毕竟北平是元明清三代首都,几百年来一直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其他不说,华北局最后肯定是要搬到北平的。

会议确定赵震生负责接管北平政务部门,周彬负责接管北平财经部门,杜丽清负责接管北平司法部门,罗启容负责接管国军在北平的军事机构。

魏红军作为军管会主任,负责接管北平的文教机构,其实最主要的就是接管北平各大高校。至于北平的中小学校,并不在接管单位当中。

然后是杨秀封,担任北平军管会的秘书长,处理军管会机关的日常工作。

算是正式确定如何接管北平。

接着聂帅开始提出内蒙古的问题。聂帅和乌兰福沟通,谈的其实不算很愉快。聂帅对于乌兰福在内蒙古的工作有赞扬,但也有批评。

聂帅对乌兰福赞扬的是,乌兰福能力很出色。

党政军各方面都有经验,主政内蒙古之后,根据目前内蒙古的情况提出“人畜两旺”政策。开始废除蒙古王公贵族和宗教上层的封建特权,积极推动内蒙古地区的减租减息工作。大大减低蒙古地主拥有的牧场租金,以此来更多的释放出牧民的热情,提高内蒙古的牲畜数量。结果两年之内内蒙古地区的牲畜数量增长了80多万头。

在恢复内蒙古经济方面卓有成效。

但只是止步于此。

聂帅对于这一点最不满意。乌兰福对待蒙古上层贵族和宗教上层人士当中太过于软弱。现在全国的解放区都在轰轰烈烈的进行土改运动,但乌兰福总是强调内蒙古是特殊地区,需要慢慢的做工作。

特别是反对在内蒙古地区划分阶级。

中央目前的态度也是比较暖味。

主要是因为苏联的影响太大。苏联的民族政策,也不是谁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有他实际的历史原因。十月革命之后,面对周围列强的干涉,苏俄需要从理论上突破,以此来解决当时的外交困局。当时西欧国家提出了“民族国家”的理论,苏俄就针锋相对的提出了民族自治方面的理论。

这是苏联民族政策的开端。

后来十五个加盟共和国联合成立苏联,让苏联内部问题更加严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历史。可以说苏联从成立开始就不是一个民族国家,而是一群信奉国际中共的国家组建的松散联盟。

为了应对这样的情况,苏联的民族政策也是不停的调整。所以才有了苏联现在看起来比较奇葩的民族政策。这不是列宁、斯大林他们开始就要如此,而是因为苏联的实际情况出台了这样的规定。

从遵义会议开始之后,中共在很多方面的确开始选择独立,政策上也已经脱离苏联的干涉。但这种独立,目前不全面。因为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家建设上,都要去学习苏联。

这是一定的事情。

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理论问题上,延安也需要学习苏联。苏联的民族政策,是为了对抗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提出来的。而现在的苏联民族政策,是直接打击目前世界殖民政策的。

在大方向上中共肯定是要学习,而且要支持。

延安态度暖味,没有明确的表态。聂帅知道中央是想看看内蒙古政策的实施效果怎么样。因为中国的边疆不仅仅是内蒙古一个。

还有新疆、西藏,包括青海地区、西南地区,都有大量民族问题。以后打下这些地方之后,肯定会有大量的民族问题需要解决。

要怎么解决,中央也在评估。所以聂帅决定华北局自己出手。聂帅更支持魏红军的态度,虽然民族问题敏感,但也没有那么严重。夸大民族矛盾,模糊阶级矛盾是不可取的。

聂帅更支持用阶级矛盾去解决民族矛盾。

内蒙古要大发展,还是需要完成士改。至于草原地区怎么进行士改,还是需要考虑。但在士改之前,彻底解决那些蒙古地主的特权。不是保留他们的经济特权,只解决他们的政治特权。你不取消经济特权,怎么取消他们的政治特权。所以聂帅在华北局直接出手。

因为聂帅已经等不及了。

聂帅明白,等平津战役和辽沈战役、太原战役结束之后,中央肯定是要搬到华北。

到时候自己很有可能会调到中央。

或者说不是可能,而是一定会调到中央。聂帅靠着晋察冀的成绩成为了政治局委员,如果华北靠着自己的力量完成平津战役、太原战役,解放了察哈尔、热河、河北、绥远、内蒙古、山西六个省份。到时候在整个解放军序列当中,谁的成绩可以和聂帅相比。

到时候中央不调聂帅都说不过去。

中央一旦离开延安来到华北,那么就要开始准备组建中央政府,为未来的新中国努力。聂帅不愿意把内蒙古的问题甩给后来者,主要是不想让魏红军因为内蒙古问题和乌兰福他们这些支持边疆特殊政策的干部发生冲突。

所以聂帅要在自己任期之内解决这个事情。

因此他提议组建内蒙古军区。

随着华北的成绩越来越好,聂帅在华北局的威信也是越来越高。虽然乌兰福认为目前还不到时候,但在聂帅强力支持之下,华北局还是通过了这项规定。

华北局最终决定,批准成立内蒙古军区。内蒙古军区和冀热察军区、冀中军区一样,都是华北军区的二级军区。

现任张家口军分区司令员的吴清河同志担任内蒙古军区司令员,乌兰福作为目前内蒙古人民政府主席担任内蒙古军区政治委员。

至于内蒙古军区的组建更具体的问题,在华北军区会议上解决。

魏红军很高兴。

乌兰福同志能力强,对于内蒙古也熟悉。但他对待那些内蒙古所谓上层贵族太软,妥协太多,这不是好事情。虽然魏红军在土改当中一直防备“左”,但魏红军也反对“右”。对于地主阶级还是必须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打压。要不然土改不会顺利,未来还容易反攻倒算。

特别是这些民族上层贵族。

统战的时候,对于他们拉拢居多。其实这不是好事情。虽然中央确定现在的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但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共是无产阶级政党。被压迫阶级才是自己的同志,自己的朋友。总是把革命的成功,寄托在那些上层贵族,革命怎么可能成功,怎么可能纯洁。

对于内蒙古的那些王公贵族,就应该狠狠的打击。打击他们越厉害,那些被压迫的牧民,才能够有更多的发展。聂帅这一次的做法,给内蒙古下一步士改工作奠定了基础。

华北局会议结束之后,聂帅召开华北军区会议。

其实目前的华北军区会议,很多军区委员是无,法参加的。因为大部分军区委员都在前线,无法回到张家口。所以华北军区司令员聂帅和主持华北军区日常工作的魏红军、罗启容组成了华北军区常委,大部分事情三个人就可以决定。当然涉及到军区大事情,最后还是要上报给华北局。

魏红军辞去冀热察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职务,推荐雷佳斌担任冀热察军区司令员,察哈尔省委书记刘杰担任冀热察军区政治委员。

在这一次军区会议上,也正式确定一兵团、二兵团、五兵团新的干部构成。

等华北军区会议结束之后,魏红军立马跟赵震生、周彬、罗启容、杜丽清、杨秀封他们开会讨论城市接管干部团的事情。魏红军要求半个月之内必须要组建完成城市接管干部团。

城市接管干部团需要陆陆续续进入房山,要在房山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整训。这个工作可是一点都不容易。因为这一次接管北平和天津的接管干部足足有50000多人,要从华北的各个解放区抽调干部。抽调这么多干部,哪里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好在这两年华北这边办大学比较多,培养的干部不少。

光是华北军政大学、华北陆军大学、华北大学、华北公安大学、华北工业大学这些大学就提供13000多名学生干部。千部依旧不足怎么办?连师范大学那些准备培养为老师的学生,这一次也抽调好几千人都抽调过来参加接收工作。还有这几个月当中有大量的中央机关转移到华北,也带来了大量的干部。

部署完了工作团的事情之后,魏红军找到了华北军政大学校长孙义。魏红军准备把接管北平、天津的文教机构的工作交给孙义。

孙义以前是战将,现在却是非常出色的红色教育家。

在晋察冀办了晋察冀军政干部学校,后来则是办了华北军政大学。对于办大学、治学经验都非常丰富。让他负责接管北平、天津的那些大学正适合。

除了忙着组建接管干部团队之外,魏红军还要组建公安总队。

杜丽清、俞平、邝富昭、李庆船、李水青、马长庚等人都来到了会议室。

“我们这一次组建公安总队,下辖三个纵队。

特别是第二纵队和第三纵队,是要接管北平和天津的。你们的任务很重,进入城市之后首先要配合公安管理处镇压溃兵、特务,还有做纠察的工作。纠察的意思是,你们公安纵队进入城市之后,要监督我们的工作人员和部队的纪律。只要发现违背纪律的指战员和工作人员,你们就要处理。但你们做纠察工作,首先要自己做好,才有资格做纠察工作。”

“魏书记,你放心。”

俞平开口道:“我们公安总队绝对不会掉链子的。”

“不要说大话。说说你们的想法?”

“魏书记,我们接到命令之后,几个人也商量了一下。目前对我们来说最困难的事情是时间不足。虽然我们公安总队可以抽调华北陆军大学和华北军政大学军事学院的学生,但短时间组建一两万人的纵队还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的想法是,能不能给我们公安纵队分配几个团成建制的部队。

“成建制的团?”

“是。我们公安纵队短时间之内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如果是重新组建部队,我们的时间根本来不及。我们必须要在攻克北平和天津之后第一时间进入城市,完成我们的工作。最适合的办法就是,抽调成建制的部队,并入公安纵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足够的时间对新成立的公安纵队进行训练,让他们明白入城纪律,明白纠察工作怎么做。

魏红军点头。

干部团要整训,纠察部队更要整训。

目前时间都很紧迫。

魏红军想了想道:“这样,我从第五兵团抽调三个整建制的团,从12纵队、13纵队和14纵队各抽调一个团给你们。这样的话我想够了吧。

“够了。”

俞平很高兴。

这一下部队都有了。

抽调六个团,加上军校学生,组建两个公安纵,队就没有任何问题。

魏红军很严肃道:“公安纵队必须要严格整训,你们要成为我们解放军部队的一个标杆部队。

还有你们要明白,从公安纵队成立开始,你们不再是前线打仗的部队。你们要让我们的部队迅速转变,让他们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公安纵队的整训放在廊坊。我给公安纵队下发的文件,你们公安纵队都要背起来。俞平同志、邝富昭同志。

“到。”

“你们两个人也要去廊坊,接受整训。”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