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晋察冀 第616章

作者:随遇而安

“大家对于苏联顾问的态度怎么样?”

“目前对待苏联顾问,主要是三种态度。”

煤炭工业部部长许达本开口。

许达本这段时间也是非常忙。

因为苏联援建项目当中,煤炭项目最多。所以许达本跟着苏联专家到处跑。这个年代的苏联专家地位是非常高的,他们来到中国之后,不管是收入还是待遇,都超过中央部委部长级别的干部。

“一种态度是,苏联是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头羊,也是唯一真正建设 上有成绩的国家。所以对于苏联专家很是信奉,一切都听从苏联专家的话。”

魏红军点头。

这个可以理解。

党内盲目崇拜苏联的干部不是一个两个。

应该说党内有一股很强大的, 崇拜苏联的思潮。虽然延安整风的时候,对于这种思想进行过猛烈的抨击,但并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当新中国建设上,开始再次倚重苏联之后,对于苏联的崇拜再次崛起。

亲苏派从党建立开始,就是一股很强大的力量。后来受到了打压,但在新中国再次抬头。现在还只是刚刚抬头,等到几年之后中国各方面都受到苏联影响的时候,亲苏派的力量会再次强大起来。

这是非常正常、自然的现象。

苏联强大,中国学习苏联,自然而然会有不少人从内心当中开始崇拜苏联。

“另一种态度是,苏联经验不见得适合中国,我们的革命战争当中屡次出现过苏联经验水土不服的现象。所以对于苏联专家的意见加以甄别使用。但这种加以甄别,甚至有一-种排斥苏联专 家的意思。”

魏红军皱眉。

人最容易走极端。

为什么儒家- -直 讲究"中庸”,因为“中庸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最困难。

现在党内干部对于苏联有情绪的不少。特别是党内早期党员,那都是经历过党早期盲目的政策。加上经过整风之后,很多人都从心中开始排斥苏联专家。

他们以尊重中国现实情况为由,暗暗地排斥苏联专家。

魏红军也是头疼。

新中国早期这种看起来琐碎,但情况严重的事情不少。

“还有 第三种态度,那就是对苏联顾问不闻不问。这其中也有两种情况,- 种情况是对于苏联专家完全是不在意,或者说根本不在意什么专家顾问之类的技术人员。另外-种态度是有些不好意思总是

打扰苏联专家。

真是什么都有。

如果说第一种和第二种态度,魏红军最起码还能够理解。他们这种倾向的出现,是有现实土壤和历史原因的。那么第三种态度的干部,就让魏红军更加头疼。

一个是不在意,-一个是不好意思。

不在意那是明显看不起技术人员,根本不把他们放在眼里。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事情。 不好意思的那种人,脸皮太薄,在工作当中也不是好事情。

可正是因为各种干部都有,工作才这么难处理。

魏红军看向了其他同志,道:“其他部委的情况呢?”

“都差不多。'

燃料工业部部长林大峰道:“目前 在对待苏联专家问题上,我们的干部态度迥异。有的人完全信服苏联专家,有的人则是担忧苏联专家水土不服,还有的人根本不把苏联专家放在眼里。当然大部分的

干部,都是觉得苏联专家高高在上,不知道应该怎么和他们打交道,有些不好意思。”

“苏联专家的态度呢?”

“他们倒不是很在意我们的态度。

魏红军想了想道:“同志们,这样工作是不行的。在经济建设上、工业建设上,苏联有非常成功的经验。这对于我们中国来说,是花钱也买不到的成功经验。我们现在是学生,必须要谦虚的跟苏联专

家顾问学习。只有在好好学习的基础上,才能够分辨哪些东西适合我们,哪些不适合我们。在学习之前,我们没有资格去嫌弃和排斥苏联专家。这一点我们一 定要强调。

苏联经验是社会主义建设当中非常宝贵的经验。

那些苏联专家,都是有知识的,有经验的。盲目崇拜是有问题,但盲目排斥这些苏联专家,更是不可取的事情。

“还有一点, 我们国家为了让这些苏联专家来我国,花了大价钱,是付出了巨大的经济成本。他们既然来了,我们的干部就不能有任何的不好意思。该问的一-定要问,不能浪费国家的钱财。只要是不

懂的,只要是碰到新问题,碰到难事,都要去问苏联专家。

苏联专家既然来了,魏红军可不能浪费。

钱都花了。

有问题当然要问。

要不然他们来干嘛?

有些干部不好意思问苏联专家,魏红军可不能同意。

,这几天抽一一个时间,召开一次会议,我来主持。让部委局长以上千部都参加,我们好好讨论一下苏联专家的问题。大家回去之后也都好好想- -想。 我们不能迷信苏联专家,但我们更不能排斥

苏联专家,我们还是要谦虚的学习。这中间如何把握,都好好考虑一下。

第786章哈交会的提议

“你怎么有空找我?”

毛泽民已经倒了杯热水,等着魏红军过来。

看到魏红军,毛泽民笑着说话。毛泽民和魏红军实际上认识也就五年时间,而且两个人年龄相差二十岁。但两个人一直以来都是配合默契,很多想法上都有共同语言,结果两个人关系反而是越来越好。

在毛泽民眼中,魏红军就是那种天才。

从一个文盲入伍,在军队扫盲识字。就是这样的基础,竟然-步-步走到了现在, 党政军任何一个工作都能够做的游刃有余,而且都有开创性的建设。

转到政务院之后,每一-次会议提出的问题,都是针对性很强的问题。

甚至有些问题,很多政务院领导从来没有想过,但魏红军已经开始提议,甚至有了腹稿。目前政务院很多部委部长都是第一次和魏红军一 起工作, 对于魏红军-个军队出身的丘八竟然对于经济建设

工作如此了解很是吃惊。

魏红军约毛泽民,毛泽民立马安排的时间。

因为毛泽民知道魏红军很忙。

魏红军目前负责的全国编制委员会,那就是一一个非常 琐碎的工作。现在全国省市两级都开始成立编制委员会,正在对各个机构的编制进行统计。

而且魏红军正在负责给各级干部定级,为全国下一步统-发放工资做准备。

这可不是小事情。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授衔时”。现在给干部定级和军队授衔一样,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也是非常得罪人的事情。当然也是扩大人脉,聚拢人心的好机会。

不过魏红军可不会利用这个机会去干那种收买人心的事情。

这种事情做起来,一时之间可能风头无两,势力大涨。但其实是后患无穷,不仅中央领导对你有看法,地方领导也会对你不满。

魏红军现在做的是制定定级标准,严格按照标准来。至于一些特殊情况, 比如某些资历很深,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职位和资历不相符的那些人,魏红军不会擅自决定。还需要和各方面商量之后

拿出一份方案。

但这些事情处理起来非常繁琐。

魏红军笑着道:“有些事情,我一个人无法处理。还是需要和你商量。”

“什么事?”

毛泽民坐下来之后很是认真。

因为毛泽民知道,魏红军这么忙还过来找自己,必然不是简单的事情。魏红军道: "最近接待苏联访华团,他们和我们食品工业部谈关于罐头的出口问题。”

“这我知道。”

毛泽民点头。

自从斯大林和主席谈判成功,中苏两国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之后,双方的关系突然就进入了蜜月期。苏联那边除了派出各种专家顾问之外,还有访华团来到中国,和中国谈贸易的事情。

现在中国能够和苏联做的贸易有限。

苏联干部考察了中国的罐头厂,然后跟中国谈罐头出口的问题。

毛泽民分管对外贸易部,所以知道发生的一些事情。

“不仅仅是苏联这边,东欧那些社会主义国家也和我们谈关于罐头出口的事情。不过他们不熟悉我们的罐头厂产品,不知道我们能够生产什么样的罐头。”

魏红军是真没有想到,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竟然如此在意小小的罐头。他们对于中国的工业情况不熟悉,内心当中也是看不起中国的工业水平。但在轻工业的贸易上,开口的第一一个就是 想要从

只不过他们不知道中国都有什么样的罐头。

“这是一个问题。不仅仅苏联苏和东欧国家对于我国的罐头不熟悉,其实我们自己对于我们的罐头产业情况不是很熟悉。所以各部委需要尽快的对于目前我国的经济情况进行统计。轻工业部和食品工

业部必须要学握目前我国轻工业的情况。这样以后对外贸易的时候,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毛泽民还不明白魏红军的意思。

但也是顺着魏红军的话往下说下去。

新中国才刚刚走出战争,对于中国自己的工业情况摸底不足。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目前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沟通还没有那么流畅,中央部委对于地方的威慑力不足。

所以地方中央局和地方大区对于中央部委的命令不是很在意。

可是中央部委的工作,还是需要地方中央局和地方大区的配合。地方中央局和地方大区不配合中央部委,那么中央部委的工作就会很困难。

现在就是这样的情况。

别看中央一直在批评”分离主义”、“地方主义",但效果只能说还可以。实际工作当中,“地方主义"还是很强大的。

魏红军直接道:“我认为这种情况短期之内很难改变。其实我们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做生意,内里问题很多。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并不清楚我们中国有什么东西是他们需要的,当然我们就更不

知道他们需要什么。而且我们这些国家又不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走的都是公对公,政府对政府的方式。这就造成我们的生意更加困难。

毛泽民皱眉。

中国已经确定倒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应该说是中国已经加入了社会主义阵营。这样的情况之下,中国对外贸易的重心肯定是放在了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当中。

但这个贸易问题也不少。

因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主要走的是公对公。就像是中国,突然发现现在需要建立发电厂,需要进口发电机,到时候直接就是政府机构跟苏联和东欧国家贸易部门申请购买。

苏联和东欧这边也是,中国提出自己的需求,他们就会卖东西给中国。

这种贸易严重缺乏灵活性。

没有主动性。

但做生意当然需要主动性,主动的创造商机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