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陆无双马友夫 第179章

作者:睡到十三点

“这是真的吗?”马友夫看向维塔莱。

圣贝内泽桥,也就是后世被评为世界遗产的阿维尼翁桥,是如今北方萨伏伊和勃艮第等地南下前往马赛的必经之路。在这座桥收五个苏的高昂过路费,那个阿维尼翁主教是不是疯了?

“侯爵大人,主教定下的特别税,只针对异端和异教徒。这些不够忠诚,不够纯洁的有罪之人,走上以圣者命名的桥梁,当然应该付出血汗所得来赎罪!”维塔莱一脸理所当然的说道。

“我们智慧派不是异端。”老头子一边咳嗽一边说道。

维塔莱冷笑一声:“那是因为枢机主教团里有叛徒帮你们游说!而正直睿智的阿维尼翁主教,早就看清了你们的真面目!你们因为逃税,必须缴纳税费十倍的罚款。如果敢反抗,就坐实了异端之名……不知道火刑架和刀剑,你们想体验哪一种呢?”

自教宗号召发起南方十字军以来,法兰西各地都有信徒自发的组织起来前往南部海岸,准备渡海。

这条南下道路必定要经过阿维尼翁。而鱼龙混杂的平民十字军中,也有不少是各种乱七八糟的非正统教派。

于是,阿维尼翁主教就看准了这个“商机”,对路过的异端收取高昂的“特别税”。有时候异端不够用了,抓几个没背景的平民冒充异端,再敲诈一笔,也不是不可以。

谁知道这一次遇到了头铁的智慧派教徒。不但大张旗鼓的打着旗帜,而且在过桥遭到阻拦时,居然敢仗着人多势众冲开税卡,然后一路向南逃窜。

这种事情怎么能忍?阿维尼翁主教立即派遣名字霸气十足的爱将维塔莱,率领三百雇佣兵一路追击。

“这是很明显的不合理税收,应该立即取消。我会将此事回报罗马。”多纳泰罗显然不喜欢这些贪婪无耻,抹黑教廷声誉的同僚,表情顿时冷下来。

佣兵队长并不在乎对方的威胁:“多纳泰罗先生,请不要忘了,阿维尼翁是教廷的直属领地,这里的每一份收入,都要缴纳一半到教廷金库中。你觉得圣座冕下会责罚缴为他带来滚滚财源的阿维尼翁主教?”

“不用开口闭口都将圣座挂在嘴边。”马友夫似笑非笑的盯着维塔莱,“教宗?教宗他有几个军团?”

第三百三十六章 开除教籍

马友夫一抛出来这番山寨钢铁慈父的暴言,立即将维塔莱震慑住。

反倒是多纳泰罗,并没有表露出特别的情绪。

其实马友夫从这段时间与多纳泰罗的往来中,就能看出,这位大艺术家兼智库团长老,对于如今罗马教廷的许多做法,都非常不满意。

要不然,他也不会在以往的交谈中,对含有大量异端成分的平民十字军表示同情。也不会将关于七圣斩杀堕落希腊古神的秘密,告诉马友夫。

维塔莱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他看了看盔甲外罩上象征教廷权威的钥匙图案,顿时获得了信心,挺起胸膛道:“侯爵大人,请注意你的言论。如果这番话被圣座冕下听到了,你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吗?哼,果然是新皈依的七圣教徒,不懂尊卑礼仪。如果您再敢对圣座冕下公开表达不满,小心被开除教籍!”

之前遭遇马友夫的队伍时,维塔莱被对方军队展现出来的军事素质所震惊,在不知底细的情况下,选择了谨慎的退让策略。

但现在基本上摸清了对面的底细,他的底气不减反增。

对面总共不超过一百人,而己方有三百人。对面战斗力强悍,己方也都是精锐的佣兵。而且维塔莱最担心的伏兵或者支援,也并不存在。

这么一比较,三百对一百,优势在我。

至于那些智慧派异端的乌合之众,维塔莱根本没放在眼里。

马友夫看着一脸嚣张的维塔莱,不禁反思:自己是不是将东方人的谦虚谨慎表现得过头了,以至于没有展现出符合法兰西第一实权贵族的专横与威严,区区一个佣兵头子,都敢仗着有教宗撑腰,在自己面前傲慢无礼。

看来是时候杀鸡儆猴了,让教宗大人知道,现在已经不是教权大于王权王的时代,别总喜欢在他国事务上指手画脚。

马友夫与现任教宗恩仁四世并没有见过面。两人因为十字军南征之事,才开始了书信往来。一开始,双方的关系还挺不错。马友夫需要七圣教的宗教首领为自己摇旗呐喊,强化十字军的合法性与正统性。而去年才上任的恩仁四世,也需要依靠十字军的成功,来强化自己的权威。

双方各取所需,合作愉快。

但是随着十字军筹建计划落实到一个个细节上。双方的矛盾就开始渐渐产生了。

恩仁四世才能平庸,靠着自己是前任教宗的侄子,才当上了教宗。他在正史世界线上被后世记得最清楚的事情,大约就是那个“教宗对奥斯曼虚弱不堪的传言深信不疑”的历史游戏梗。

不过在巩固自身权力,扩大教廷势力方面,恩仁四世倒是和历任教宗一脉相承。

恩仁四世希望马友夫在新征服的土地上设立直属于罗马教廷的教区,以回报自己对十字军的大力支持。

不过马友夫很干脆的拒绝了恩仁四世。他连兰斯大主教的要求都没答应,怎么可能接受罗马教廷更过分的条件呢?

在马友夫设想的国家构建中,教会不可能拥有世袭的土地所有权,那些主教也不应该只是个换了身皮的封建领主,压迫起农民来,和舞刀弄剑的贵族们一个德行。

因为历史局限性,马友夫不可在逐渐瓦解的封建制度残余上,一蹴而就的建立起更高效的近现代文官政府,所以教会在社会治理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不过这种作用会逐步限制、压缩,最终下降到一个它应有的位置。

当然,因为这是一个神祇真实存在的世界,人们不可能只谈世俗不谈信仰,所以就算发展到了信息时代,恐怕宗教依然会在生活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

因为政治理念上的分歧,马友夫与恩仁四世的关系也迅速转冷。双方虽然表面上仍然维持着“为七圣事业共同奋斗的十字军同伴”这个关系,但台面下的各种算计,早就开始了。

恩仁四世原名加布里埃尔·孔杜尔莫,是威尼斯人。在他的游说下,威尼斯共和国早前已经宣布,自己的舰队将专门为神罗及意大利的十字军服务,别国的单子一概不接。

这次十字军南征是否顺利,海军将是关键。恩仁四世耍的这一手,给勃艮第和法兰西为主力的中路十字军,增加了不小的阻碍。

不能雇威尼斯人,那法勃两国唯一的选择就是热那亚人了。没有选择权就没有议价权,因为恩仁四世的这番操作,马友夫预计,雇佣热那亚舰队的费用,将会比原定的上涨两成。

他倒是想组建自己的海军,但自从在百年战争中丢掉了诺曼底,法兰西就处在有海无防的状态。要从零开始建设一支能够在地中海称雄的强大海军,谈何容易。

之前吃了一个闷亏,如今既然撞上了为教宗卖命的佣兵头子,马友夫正好可以用他来警告一下恩仁四世。

对维塔莱开除教籍的威胁,马友夫并不在意。且不说他只是个半路改信,日后随时可以悔过的表面信徒,就算是那些土生土长根正苗红的欧洲君主,被开除教籍后屁事没有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被开除教籍,只代表以教宗为首的罗马教廷,将你视作敌人,并不能说明你被七圣摒弃了。

历史上,就连恩仁四世本人,也曾在教廷权力斗争中,被法王控制的巴塞尔理事会宣布为异端,并开除教籍。

如今这个时代,拜黑死病所赐,还有经济发展带来的思想进步,教会权威正在加速瓦解,抛开法兰西这个传统大孝子外,其他的世俗君王,也没几个会无条件听从教宗命令。就算是需要教宗加冕来获得合法性的神罗皇帝,也不可能当一条只听教宗爸爸话的舔狗。和三百多年前神罗皇帝被开除教籍后,只能跑去找教宗跪求原谅的情况,大不一样。

“你以为我会害怕这种威胁?”马友夫笑道。

感觉到对方笑容背后隐藏的恶意,维塔莱悚然一惊,心里浮现出一个可怕的念头:“这个赛里斯人该不会是想在这里把三百教宗佣兵全都杀掉灭口吧?这样,他就不用担心那些无理之语传到圣座耳中去了。”

“侯爵大人,我希望您可以保持理智。你的军队虽然精锐,但是人数太少。我的手下也是经历过巴黎……”维塔莱本想吹嘘一番自己佣兵团的往昔战绩,来让马友夫心生忌惮,谁知道话说到一半,就意识到不妙,赶紧闭嘴。

“巴黎什么?”马友夫追问。

维塔莱正在绞尽脑汁找借口,却不料对方早就觑准了这个空档,悍然出手。

11级奇械师的施法造诣,配上“快速施法”这个专长,马友夫几乎是一抬手,就迅速向维塔莱打出一道“人类定身术”。

两名副官见主将遇袭,立即摸向腰间,但是最终也没有拔出剑来。不知何时,几个小小的白色泥偶爬到两人身上,并缠住双手双脚。

这便是多纳泰罗的手段。

远处的教宗国佣兵发现情况有变,立即陷入骚动之中。这时候,一段通过法术扩音的喊话传了过来:“我是拉芒什侯爵。你们的首领维塔莱已经被我生擒。他是曾在法兰西犯下重罪的羊毛兵一员,即将面临公正而严厉的审判。如果你们中有曾经跟随维塔莱犯下重罪之人,最好立即出列自首。无罪之人,可以在我这里获得一份新合同。如果愿意检举揭发同伴的恶行,还有额外奖励!”

马友夫将在巴黎处置羊毛兵的方案又复述了一遍,顿时让整个佣兵团乱作一团。他站得远远的,冷眼旁观,只是让巴亚尔将维塔莱三人捆起来,就再没有下达其他命令。

谈判开始的时候,马友夫听对方自报出身时,就觉得“科西嘉卫队”这个名字有些熟悉。后来维塔莱说漏了嘴,将“巴黎”一词脱口而出,他才想起来,这只科西嘉卫队,也曾参加了巴黎战役,然后在奥尔良公爵的大溃败中脱离战场,成为羊毛兵。

科西嘉卫队在法兰西乡村也没少为非作歹,只不过这个佣兵队长脑子比较清醒,从查理七世准备召开御前会议的消息中,品出了几分不对劲的味道。

于是他在查理七世正式颁布法令解决羊毛兵问题之前,就提桶跑路前往意大利,寻找新的发财机会了。路过阿维尼翁时,主教非常赏识维塔莱的军事才能,于是与他签订了长期合同,让他负责阿维尼翁的防卫工作。

雇佣兵是一种与承包制类似的生意。雇主付给佣兵队长一笔佣金,由佣兵队长自己去招募士兵,筹措补给,一切都自负盈亏。如果佣兵团规模大了,还会出现佣兵团长-百夫长-小队长的层层分包制度。

维塔莱就靠着教宗国支付的充裕佣金,大肆扩张队伍,让原本只有几十个人的小型佣兵团,变成如今三百人规模的中型佣兵团。

现在与教宗国签署雇佣合同的维塔莱被捕了,他麾下的佣兵们自然就成了没收入的无业人员。

如果佣兵团能够尽快推选出一位新领袖,然后和教宗国续签合同,那还好说。

但是在马友夫的一番拱火之下,科西嘉卫队已经彻底陷入混乱。也不知道是谁开的头,惨叫声突然从佣兵阵中传来,然后很快变成一场血腥的大火并。

第三百三十七章 开大车

吃瓜吃得差不多了,马友夫才命令自己的军队强势入场镇压,平息了这场火并。

事后清点一番,发现还存活下来210名佣兵。

命令巴亚尔将这些佣兵缴械并控制住以后,就由多纳泰罗麾下的牧师们登场了。他们不断施展侦测阵营的神术,将佣兵们分为两部分。

一边人数31人,都是维塔莱的老部下,也是曾经在法兰西犯下多重罪行的羊毛兵。剩下的大部分佣兵则是维塔莱在阿维尼翁新招募的部下,有的是贫穷的山民,为了挣口吃的来干这种刀口舔血的买卖,另外一些是因为意大利佣兵市场竞争太激烈,卷不过同行,所以跑来普罗旺斯谋生的伦巴第佣兵。

马友夫许诺给这些人一份合适的工作后,就将其全部划归巴亚尔管理。

等过两天有空了,他就可以与这些佣兵签订正式合同。不过马友夫并不打算遵循招募雇佣兵的旧例,让佣兵们推选出一位首领,然后签订承包合同。他要和每一名雇佣兵单独签署合同。

这样就避免了雇佣兵首领在战争中坐大,进而反噬雇主的风险。

意大利城邦战争中,类似的事情发生得可是太多了。斯福尔扎家族篡夺米兰公爵头衔,可能是其中最有名的例子。

另外,将这种短期合同延长到二十年甚至三十年期限的话,不就是职业军人了吗?常备军不就组建起来了吗?

把军制改革试验安排了以后,马友夫就开始处理以维塔莱为首的这群羊毛兵漏网之鱼。

也没什么好说的,直接就地处决了事。

多纳泰罗倒没说什么,反而是那个代表智慧派的老头子,觉得这么做似乎有些不妥。

“咳咳……侯爵大人,就这么当众对教宗国的士兵处刑,难道您不怕激怒教宗?”名叫戈谢的老头,是一位炼金炼师,因为在一次试验中发生失误,吸入过量毒气,所以落下个久咳的病根。

虽然身体不太行,不过凭借智慧与经验,还是成为了这批智慧派信徒的领头人。

“戈谢先生,你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谚语:不被绝罚的国王不是好国王。”

“什么?”戈谢一时没反应过来。不过他至少从马友夫的态度看得出来,对方并不畏惧教宗。

马友夫拍拍老头肩膀,说道:“玩笑话听过就算了。不过我也知道你真正担忧的事情。放心吧,在普罗旺斯这段时间,我会为你们提供庇护。”

戈谢松了口气。

虽然他也感谢马友夫除掉这些贪婪凶残的教宗国佣兵,但是万一过后侯爵大人拍拍屁股走人了,己方会不会受到阿维尼翁主教的迁怒,然后迎来更加残酷的报复?

如今有了马友夫的保证,他总算是松了口气。

远处罗讷河边,侍卫正在刷刷的砍着佣兵的脑袋——铅弹和火药不便宜,他才不会用枪毙这种“高端”方法来行刑。

而马友夫则在临时搭起的小方桌上,目不斜视的写着信。每一个人头滚落的声音,仿佛配合着鹅毛笔在纸上的起落,正在合奏一首古怪的乐曲,听得戈谢眼皮直跳。

“这算是智慧派投靠拉芒什侯爵了吗?不,我只是一名执事,不能代表整个教派。而且这位行事果决的赛里斯人到底怀着什么目的,还真是难以猜测……”

马友夫并不知道戈谢心里的纠结,他写完信后,将信纸和一张美第奇银行的支票一起装进信封,用蜡封好,递给对方:“你和这些信众继续沿着罗讷河南下,抵达阿尔勒城以后,就去找梅涅莱斯庄园的让二世勋爵。他会负责安顿你们。”

让二世虽然无能,那股子一心钻营的劲头,还是有点用的。他虽然干不成大事,但还是可以帮马友夫解决一些简单的事情。他的领地其实挺大,一直延伸到罗讷河入海口,占了大半个阿尔勒男爵领。

不过因为巴巴里海盗的常年袭扰,海岸线往内陆二十五公里范围全是无人区,大片大片的良田都被抛荒。年轻时让二世也曾下决心改变这种情况,但是来去如风的巴巴里海盗实在太难对付,所以最终只得躺平摆烂,缩到阿尔勒城庇护下的庄园里过自己的小日子,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了女儿身上。

不过因为声势浩大的十字军南征即将发起,巴巴里海盗们也暂时偃旗息鼓,暗暗积蓄力量以对付真正的大敌:威尼斯和热那亚的舰队。

马友夫随信附上的支票可以从美第奇家族经营的银行里取出一千杜卡特,就算被让二世薅一些羊毛,也足够智慧派教徒能够安稳的生活一段时间了。

到时候,再决定是将这些智慧派信徒转移到诺曼底去,还是移民去马格里布。

他们都是掌握着一定技术的优质人口,马友夫怎么可能放过?

解决了这起突发事件后,马友夫再次上路,并在夜幕堪堪降临之前,抵达了塔拉斯孔城堡。

勒内一世与妻子伊莎贝尔·德·洛林为马友夫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唯一的遗憾是,大名鼎鼎的圣女贞德没有同行,让公爵夫妇仿佛追星族一般的期待落空了。

马友夫南下之时,查理七世曾任命他为国王特使,有巡查南方各地的权力。不过马友夫一心想着抓住盐雾之子,并没有心情去当什么微服私访的钦差大臣。

抵达罗讷河出海口以后,也没能找到盐雾之子的踪影,马友夫和多纳泰罗判断,对方应该还隐藏在北方某个水域——或是一条河,或是一个湖,谁也说不准。

于是两人便制定了守株待兔的策略,将盐雾之子进入地中海的必经之地——罗讷河把守住,就可以慢慢等待对方自投罗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