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陆无双马友夫 第260章

作者:睡到十三点

“没有那个外国人指挥的法兰法西军队,根本无法让人畏惧。当年我的祖父在尼科波利斯见识过法兰西的骑士,也不过如此。有了赛里斯人的大炮,那支军队才弥补了缺陷,有了完整的作战能力。”吉汉吉尔心想。

他希望圣战继续打下去,最好一直持续到将欧洲人全部赶走,“解放”了摩洛哥苏丹国和特莱姆森苏丹国为止。

这里将解放打上引号,是因为吉汉吉尔并不打算在胜利后,将政权归还给马林家族与扎耶尼家族。

仗着兵强马壮,自己去当马格里布总督不香吗?

如果穆罕默德王子不同意,那独走也不是不可以。

反正马格里布山高皇帝远,奥斯曼也不可能劳师远征,来讨伐他这个不臣。

吉汉吉尔是个很有野心的官二代。而且他也看出来,随着西帕西采邑制度的败坏,这个群体的战斗力在不断下降。因为在战场上越来越不可靠,所以苏丹们只得另起炉灶,培养以异教徒为种子的耶尼切里禁卫军。

不论是从利益上还是感情上,吉汉吉尔都很难接受一群异教徒逐渐取代自己所代表的群体,在奥斯曼政治版图中越来越重要。

那么,与其坐视这种难以逆转的大势,不断向不利自己的方向变化,还不如奋力一搏,打破原来的藩篱,去新的地方开拓一番事业。

要达成自己的目标,就必须有足够的军队支持,所以吉汉吉尔在这次圣战中,表现得格外贪婪且好战。

因为只有不断通过战争获取威望,并掠夺大量战利品,才能在军队中收拢人心,拥有超过穆罕默德王子的威望。

迄今为止,吉汉吉尔认为自己的进展很顺利。从之前贾扎伊尔和最近西迪贝勒阿贝斯两次劫掠,他得到了丰厚的回报。通过公平的分配制度,每一个西帕西骑兵都得到了满意的报酬。

如今吉汉吉尔指挥的这支总数六千的西帕西骑兵部队,几乎已经对这位帕夏惟命是从了。

手头掌握了奥斯曼圣战军差不多一半的部队,如果再依靠劫掠来的金银招募足够的本地雇佣军,那吉汉吉尔就有了同穆罕默德王子平起平坐的资本

只不过,要实现自己的伟大梦想,吉汉吉尔必须要率先攻入奥兰城才行。

疾驰的西帕西骑兵顺着山谷间的道路拐了一个急弯,眼前顿时豁然开朗,辽阔的沿海平原一览无余。

但是壮阔景色带来的心旷神怡之感,只持续了两秒钟,包括吉汉吉尔帕夏在内的西帕西骑兵们,心中立即被疑惑感给充斥。

原本应该位于谷口不远处的小村塔姆祖拉呢?

为什么变成了一座“城堡”呢?

这座“城堡”面积不大,占地恐怕只有两三平方公里,五边形城墙个五个角,各有一个个向外凸出的尖锐三角形平台。

“城堡”的城墙不高,只有五米左右,与奥斯曼人经常望之而兴叹的君士坦丁堡狄奥多西城墙,完全不能相提并论。不过城墙下挖掘了深达五米,宽十米的沟渠,所以步兵要想攀上这座“城堡”,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从山上俯瞰,这座“城堡”的外形像是一个棱角复杂星星,所以吉汉吉尔就将之称为“星堡”了,也算歪打正着,叫出了其在历史上正确的名称。

穆赫兰人能够凭借努比亚蠕虫,在一个多月时间里,修建出穿过泰勒阿特拉斯山脉的“高速公路”,拥有赛里斯人“基建狂魔”基因的马友夫,再配上拉希德这个土木外挂,自然也可以在相同的时间里,修建出一座棱堡,或者也可以叫星堡,来封堵住对方出山北上的必经之路。

只不过终究时间紧迫,所以这座棱堡在工程上,存在许多妥协之处。

比如城墙的厚度与高度都进行了缩水。

厚度减少一些,倒是无伤大雅。奥斯曼确实是当今穆赫兰诸国中,火器最先进,最普及的国家,甚至比除了法兰西之外的其他欧洲国家,都要重视发展火药武器。只不过即便如此,对方的火炮也无法短时间里轰开低矮且有斜面的棱堡城墙。

至于高度问题,倒是很棘手。

为了节约工期和花费,降低了城墙高度,自然也就降低了攀爬难度。对于中世纪晚期仍然以冷兵器为主的军队来说,攻打这种堡垒,可要比进攻城墙高大的典型城堡,要容易的多。

不过修高城墙的花费大,挖坑的花费就便宜得多了。

所以马友夫环绕棱堡挖掘了一圈深五米,宽十米的壕沟——如果引入水源,就是护城河。

真正的棱堡,往往拥有两到三层这样的防御体系,只不过马友夫为了赶工,所以只使用了一层的青春版设计。

不过配上占据优势的火炮,也足够防御奥斯曼人的进攻了。

吉汉吉尔远远的打量着那座星星一样的堡垒,看着城墙上飘扬的十字军旗帜,之前的满腔意气风发,顿时化作恼怒与不甘。

“敌人居然提前察觉到我们的行动了!该死的,是哪个混蛋泄漏了我们的计划?真神会抛弃他,诅咒他,让他死后坠入火狱,不得解脱!”

咒骂了一阵过后,吉汉吉尔终究没有鲁莽到用骑兵去试一试棱堡成色的地步。他一边命令属下对周边地区展开侦查,看看敌人是不是还耍了花招,在附近埋伏了其他兵力,以在己方攻城时发起偷袭。

另外,他也派了几个骑兵原路返回,去通知穆罕默德王子。

远在四公里后面的穆赫兰大部队,很快得到了吉汉吉尔传回来的坏消息。

奥斯曼王子与马穆鲁克将军面面相觑,眼神中充斥着震惊、不甘、酸涩、沮丧、后悔等等复杂的情绪。

好一会儿,两位统帅才平缓了心情。

“马友夫怎么能预测到我们的计划?我们明明将保密工作做得很好,而且拥有当地人的绝对支持……难道敌人在天上有眼睛?”穆斯塔因手搭凉棚,抬头望天,并没有看到什么东西,只是在那些流动变幻的云朵下,似乎有黑色小点若隐若现。

可惜他并没有察觉到,那黑色的小点就是马友夫的秘密武器——热气球部队。

似乎觉得自己的猜想太过荒谬,穆斯塔因自嘲一笑,说道:“王子殿下,看来我们对奥兰的进攻,从开始就很不利啊。”

虽然遭遇挫折,但穆斯塔因并没有立即打退堂鼓。

因为身后肥沃的山间盆地,还有西迪贝勒阿贝斯城,都已经被穆赫兰圣战军完全掌控。既然他们已经立于不败之地,那就算遇到了困难,也该尝试着去克服一下再说。否则长期筹备、投入巨大的计划,就因为敌人一座小小的古怪堡垒横亘在必经之路上,就取消了,岂不是笑话?

穆罕默德王子与穆斯塔因的想法差不多。好不容易运到山区的三门巨型魔法射石炮,怎么能满足于攻下西迪贝勒阿贝斯这样的小城呢?

那座外形独特的星型堡垒,恐怕也是赛里斯人的奇思妙想。穆罕默德王子此时也被激起了好胜心,想看一看,到底是自己的魔法巨炮厉害,还是对方的新式堡垒厉害。

“告诉吉汉吉尔帕夏,让他下马原地休息,等大军抵达以后,就准备进攻。我们有三万大军,三十门各型火炮,不信拿不下一座最多容纳一千多人的小型要塞!”

听到王子殿下下达进军命令后,刚刚获胜的穆赫兰战士们,顿时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尤其是穆罕默德王子身边的耶尼切里禁卫军们,更是面露狂热之色,求战欲爆棚。西帕西骑兵在之前进攻西迪贝勒阿贝斯的战斗中,已经露了一手,今天,也是该他们建功立业的时候了。

禁卫军的欢呼声具有极强感染力,一路向后传去。绵延数公里的大军,不断爆发出渴望胜利的震天欢呼声,整个阿特拉斯群山,仿佛都因为这份战意而震撼。

第四百七十五章 耶尼切里出击!

战意冲天的穆赫兰圣战军继续前进。只不过抵达山口,直面那座十字军要塞以后,却显得有些手忙脚乱。

因为两山之间的谷地出口处,根本无法完全展开这支庞大的军队。如果要将大部队开出山谷,对敌人的堡垒进行围攻,那势必要遭到敌人的火炮袭击。

穆罕默德王子观察到,敌人的城墙上一共布置了十八门火炮。虽然数量不如己方,但是敌人的火炮全都是一种型号,据十字军俘虏提供的情报,那种配备给步兵部队使用的火炮,叫1432年式12磅步兵炮,简称32式。

虽然穆罕默德王子现在手头有三十门各式火炮,但除了三门经过特殊改造的魔法巨型射石炮,其他火炮都是口径小而且身管短,和法兰西先进火炮相比,犹如玩具般的小型射石炮。

这些火炮和弓弩一样,只是远程火力的组成部分,根本不可能拿去攻城。

穆罕默德与穆斯塔因一边等待后面的炮兵部队,将巨型射石炮搬运到前方来,一边讨论攻城方案。

不过讨论来讨论去,最终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面对这样一座位置绝佳的堡垒,没有别的取巧方法,只能硬攻。

“殿下,让我的人先上吧。”

主动请战之人身材高大,有着欧洲人的面孔,皮肤比肤安纳托利亚人更白皙。他头戴耶尼切里禁卫军标志性的白布帽子,金色帽檐上别着一把勺子。

耶尼切里禁卫军的部队文化,与吃密切相关。军旗图案是煮锅,象征袍泽兄弟们在一个锅里刨食,亲密无间,生死与共。而耶尼切里军团的指挥官,被称为“乔尔巴吉(土耳其语‘勺子’之意)”也就不奇怪了。这象征着分发食物,哺育士兵们的权利和义务。

因此,这位主动请战之人的身份,显而易见。

他是耶尼切里军团第三营的指挥官,同时也得到穆罕默德王子的授权,指挥前来马格里布地区的全部五个营禁卫军,

他乔尔杰·彼得洛维奇,是个塞尔维亚人。只不过与其他耶尼切里一样,自从十二岁被从家中强征,改信穆赫兰教,进行了一系列洗脑与学习以后,乔尔杰早已成为了奥斯曼苏丹的狂热追随者。

不过乔尔杰刚刚站出来,视耶尼切里为竞争对手的吉汉吉尔帕夏,便立即开口道:“殿下,我们西帕西骑兵在下马以后,也是最优秀的步兵。有我们就足够攻下那座堡垒了!”

“那座星型堡垒很显然经过精心设计,你以为像攻陷西迪贝勒阿贝斯一样容易吗?”乔尔杰反驳道。

穆罕默德王子没有任由两名属下继续争吵,直接下达命令:“乔尔杰,让耶尼切里去准备。”

他虽然不知道吉汉吉尔的具体目标,但是自贾扎伊尔沦陷以后,就察觉到了对方不安分的野心。之前让吉汉吉尔进攻西迪贝勒阿贝斯,就是为了安抚这些桀骜不驯的西帕西骑兵。之后攻陷奥兰的功绩,穆罕默德王子要留给自己的耶尼切里们。

耶尼切里是王室亲军,只接受苏丹或王子指挥,既然穆罕默德殿下如此发话,就表明他要亲自拿下那座要塞的决心,吉汉吉尔也只能作罢。

设置好炮兵阵地后,进攻正式打响。

仗着射程优势,奥斯曼炮兵对十字军的棱堡开始了远程轰击。只不过距离拉长意味着威力与精度迅速下降,连续三轮炮击,都没有对马友夫精心设计的棱堡,造成太大损害。

至于那些口径更小,更落后的射石炮,在这个距离就更没办法对棱堡守军造成任何杀伤了。甚至连能够射到城墙上的炮弹,都相当罕见。

不过穆罕默德王子又不敢将炮兵前移,以免被十字军的火炮攻击。

炮击进行了一个小时后,耶尼切里们也做好了进攻准备。

这些苏丹禁卫军经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各级指挥官通常都由超凡者担任,不论是弯刀长戟这样的近战武器,还是复合弓、十字弩、火门枪等远程武器,都能熟练使用。

在通常战斗中,耶尼切里为了机动性,并不会装备重甲,披甲率不如西帕西骑兵。但是在攻城战等需要强攻硬打的情况下,他们也会披挂全身重甲上阵。

实际上,根据战斗环境不同,选择不一样的武器装备,也是耶尼切里的一大特点。

穿上在胸腹等要害部位用甲片强化了防御的锁子甲后,耶尼切里们拿起盾牌和弯刀,开始集结在军阵前。

当然,这一次进攻也不仅仅只有这一千名耶尼切里。还有一千阿扎布步兵将伴随禁卫军们发起攻击,提供远程火力支援,以及进行填平壕沟与架设攻城梯等杂活。

阿扎布步兵是一种只为奥斯曼苏丹效力的常备雇佣兵,比起之前从农村青年中征召的亚亚步兵,拥有更强的作战能力,是如今奥斯曼的主要步兵来源。

其实按照惯例,不应该在攻城战一开始就投入珍贵的耶尼切里禁卫军。等大炮轰得差不多了,阿扎布步兵炮灰将敌人消耗得疲惫不堪了,才是投入禁卫军一锤定音的时机。

但是这一次,穆罕默德王子却打破了惯例,在第一次进攻时,就将最精锐的部队投入了战斗。

这是因为他此时陷入了某种心态失衡的状态。

十字军在山口处修建了这座堡垒,就说明之前己方的一切所谓“秘密”计划,其实都在对方的掌握中。绕到阿特拉斯山脉,由南向北偷袭奥兰港的战略,如今几乎不可能成功了。

之前耗费的时间,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还有心中对胜利怀有的期待,如今都变成了海量的沉没成本。

这让穆罕默德王子非常不甘心。他仍然希望能够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不至于让之前的努力前功尽弃。

马友夫已经在这里修筑了堡垒,那么奥兰港肯定也集结了重兵,那里不再是可以仅凭偷袭就得手的城市。

但是,如果将战役目标改为前方那座十字军堡垒的话,凭借三万大军的兵力优势,仍然有很大机会成功。

这座堡垒的位置太过关键,如果在十字军手里,就是扼守山区的铁闸。但是如果在穆赫兰圣战军手中,就是北上进攻奥兰港的坚实据点。

只要穆赫兰圣战军能够得到这座堡垒,那奥兰港南部就会门户大开,即便现在不能攻下这座特莱姆森苏丹国最富庶的港口城市,也可以让己方拥有极大的战略优势。

只不过,速度一定要快。

现在堡垒里只有不到两千守军,穆罕默德王子认为己方还能够凭借数量优势拿下。但万一奥兰城的守军得到消息,派兵前来支援,胜利的希望就会变得极为渺茫。

“进攻!”伴随着穆罕默德王子一声令下,雄浑的号角吹响。

耶尼切里军团在两翼阿扎布步兵的掩护下,迈着整齐的步子向十字军棱堡前进。

当接近到两百五十米距离时,一部分阿扎布步兵停了下来,开始用手中的复合弓进行抛射,压制棱堡的远程火力。

奥斯曼人的复合弓是一件相当高效的武器,即便是与这个世界有精灵技术加持的英格兰长弓相比,也毫不逊色。

事实上,成为一名阿扎布步兵的基本要求,就是拥有一张土耳其复合弓,就像骑士必须要有战马和盔甲一样。

即便到了一百年后的火绳枪时代,复合弓依然在奥斯曼军队中占据着很重要的角色。

这一轮抛射并没有产生太大战果。因为驻守棱堡的十字军,就算是最低等的士兵,也装备了头盔和半身板甲,除了几个倒霉蛋被箭矢射中关节连接处的缝隙,基本没有伤亡。

不过奥斯曼人并没有发现这一点。十字军反击寥寥,只有稀疏的箭矢射回来,死了几个阿扎布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