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到2020 第307章

作者:半只青蛙

加速,加速,让全世界提前十五年进入晶体管时代!这就是中苏两家领导人在仔细地讨论后,故意把相关的技术对外流出的原因。

——如果能够让这个世界的九十年代中期左右计算机和互联网提升到后世2010年的水平,硬件方面,社会主义制度和生产力不配套的矛盾,基本就可以消解了......

小黄克通过大黄克弄来的一大堆软件和硬件资料,一大堆跟在边上的相关人员负责整理,复印,然后作为最高机密保存带走。和他进行对接的苏联负责人一个是艾琳娜,另一位却是来过中国的谢洛夫。

而小黄克处理完计算机方面的事务时,这个时间,利用全国各地的共产党代表齐聚首都的时机,李润石主席在党内会议上,宣布将要开始“整风运动”——整治山头之风,腐败之风,官僚之风。

在这三大风中,首先就是从“山头之风”开始刮的。

当黄克跟着苏联人一起回莫斯科离开中国时,第一阶段整治“山头之风”的运动已经开始。

整风运动小组长:伍豪,副组长:卓部长。而首先被冲击的对像,正是红四方面军的那些人。而被冲击得最厉害的人,居然是黄克以为会没事的余天云。

余天云是红四中一名敢打敢冲的猛将,但彭总有的毛病,他身上全都有,甚至更加严重。而彭总的一些人格上的优点,他却没有。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傅钟就曾评价他说:“余天云思想意识一塌糊涂,有很严重的土匪行为,不注意掌握政策,有时还破坏政策。”

他最大的毛病在于性子太烈,谁也不服,不管是手下的士兵还是上头的领导,就没有他不敢招惹的。余天云身边的警卫员、通讯员等等一百多号人,竟然无一例外全都被他揍过,而且在余天云管理的部队里,打人几乎成了家常便饭。

除了手底下的人,余天云就连领导也不放过。1935年,余天云被安排到红军大学进修,恰好碰到了自己的老冤家何畏。

这两人都曾是红四方面军的军长,彼此都看不顺眼,不过这一回却不同了,人家何畏是校长,而余天云却只是学员,心里不服气的余天云就不干了,在课堂上处处挑刺,不仅搞得校长何畏难堪,就连总教官刘伯承也很不舒服,最后闹到了张国焘那里,张国焘把他关了禁闭,才算了事。

他虽然是张国焘的爱将,但从历史上张国焘对他的态度看,双方在长征后期也处得极不快,历史上余天云之死就是疑问颇多。

山大王脾性很重的他,政治素养没有跟上,战争时期靠军功和人材难得,以及考虑“红四情绪”的需要,上级可以暂时容忍,但到了和平建国年代,这些他身上的弱点,立刻就在第一时间爆发了出来。

黄克离开中国时,余天云已经被叫到武汉,送到党校重新学习,检讨——如果是“政治老油子”,或者象黄克这种“不要脸的”,懂得放下姿态,主动认错,痛心检讨,要过关并不难......

但是,人类从来就不是可以用理性去看的,判断的生物。发生在彭总身上的悲剧,同样也在余天云身上体现。会打仗,但为人处事粗暴的余天云,政治觉悟又很不够的他,很快就要为个人情商上的严重欠缺开始还债.....

身在莫斯科黄克,通过自己在国内的关系,不断地得到国内传来关于他的坏消息:余天云的检讨一直没有通过,反而越检讨越糟越糕。历史上发生在陈光身上的悲剧命运,正有在他身上显现的可能。

至于陈光本人,这个时间点他被林虎三派到莫斯科伏龙芝大学深造,学习装甲兵战术,反而避开了国内正在掀起的政治风暴。

余天云只是正在开始的整风运动中,最大最出名的一位——军团级干部。历史上各种党内运动,伍豪和卓部长其实都有参予,这个位面也不例外,只不过增加了任弼时,曾中生等其他人。

在间隔了十余天,恢复了和大黄克的梦中联系后,两个黄克谈论起了此事。

“兄弟,这次的整风运动,将是针对建国后第一批开始堕落的党员的。”

“不光是那些堕落者,还有从前因为环境需要,来不及清算的张国焘的余毒。”

“腐败堕落的干部方面,这回出名的人应当不是刘青山张子善了吧,他们现在才二十岁吧,还只是红小鬼,官位很小。”

“是的。我们对历史的干涉,让许多牺牲的同志活了下来,很多人的命运都被改变了,但有人的命运却没有变......各地已经查出了好几位堕落的党员干部了,其中有一位还和卓部长家是连襟呢。”

“那人姓乐?”

“嗯,你也知道啊。”

“我这边一堆的卓部长黑子,不知道才怪呢。这一位我这边百度过他.......嗯,历史上此人居然在1952事发后就受不了自杀了。八十年代后才平反。不过也难怪,他屁股不干净,又是王明的人,瞎指挥,坑惨了红十军,历史上三反的时候出了事......”

小黄克:“他这次的情况和历史上的差不多,因为我们的历史干涉,他早早地回归队伍。解放后狗改不了吃屎,然后被抓了个现行。现在只是暂时被关押起来审查,但如何处理还要等党内讨论。他只是其中之一,被查出来有经济问题的还有很多,尤其是四方面军那边。而且这一次,余天云这次也不知道最后的下场会如何。”

第322章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二更)

小黄克道:“中共这个队伍,本身就是很复杂的混元体:有真正的马列主义者,经受了革命考验,愿意过着清教徒一样生活的真革命者。也有只是因为爱国而成为主席所说的‘革命暂时的同行者’,也有投机者,也有松懈者,什么都有......其实从抗战结束后,我几次回国接触,我按妈妈的提示,和他们各种“亲密”接触时,我非常清楚地就感觉到,他们中不同的人不同的区别了。”

大小黄克是一体的,两人的交流不是通过语言,而是以意识飞速交换。短短的几秒内,两人已经交流了相当于别人数分钟的效果。

大黄克:我感觉到你在退缩,是小布尔乔亚病犯了吗?这是好事啊,兄弟。

小黄克:胡说什么,你就是我,你知道我们的性格的。认定了的路,撞了南墙都会走到底的。

大黄克:你在害怕。幸好你人在苏联,否则那些人一定会过来各种试探你了,都想通过你,借助你的力量你的影响力,拉拉那些一起扛过枪的战友一把。但是你不可能永远都躱在苏联,二战结束后你就会回去,而这样的运动,这样的斗争,未来还会不断发生......

小黄克:这不是个童话的世界,这是成年人残酷的世界,大家都是凡人......

大黄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利益之争,有利益之争,就要站队,然后争斗。胜者拥有一切,败者食尘......兄弟,你最风光,可以仗着穿越者的优势,到处装逼的美好时光已经过去了,接下来你的路,将会越来越难走.....

小黄克面临的问题,这时已是超过他的母亲能相助的范围了,也超出了这时的他能应付的能力之上。对外玩阴谋坑人害人骗人,小黄克是高手,但是正在发生的内部的政治斗争,他却是看傻了眼。在这事上,斯大林一直冷眼旁观着,只是通过中苏间的渠道,不断地将中国国内正在发生的事,将相关的资料发给黄克。

“这是李主席叫我转发给你的。”

正发生在中国的那些事,相关的资料,他和艾琳娜都拿到了。

斯大林问道:

“黄,内部的权力斗争,政治斗争,远比你对外耍那些诡计,要复杂得多。中国国内正在发生的事,你看得懂吗?”

其实他的话,不光是问黄克的,也是在问艾琳娜的。

当两人还在沉默中时,斯大林递过了厚厚的一大叠资料。

“这是大清洗时,我们苏联内部斗争的资料,你们慢慢看吧。对比一下正在中国发生的那些事,或许会明白什么,也会学到一些东西......”

黄克和艾琳娜默默地接过文件袋,打开在苏联内部堪称绝密的资料,然后静静地阅读起来。

斯大林悄悄地离开了。

人心才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

“自己的同志”,很多时候比外面的敌人更不好对付。

兵法书不如政斗书,要读懂“政斗书”,不光要有智商,还要有极高的情商......

屋外,斯大林的嘴里夹着一根中国传来的辣条,嚼大了受不了那辣劲吐掉,跟在边上的秘书连忙递上一大杯绿茶。这是他戒烟时养成的习惯。满嘴的辣味让能让他的脑子更加清醒。

他看着屋里那对正在安静地读资料的男女情侣,心里叹道:

“李润石,你和我选择的都是最难的路。”

“而我们俩选择的继承者,他们将来要走的路,其实比我们更难。他和她,如果只是学你和我做事的风格,将来一定死无葬身之地。因为相对于我们,他们缺少能够压服所有人的威望与功勋......他们得走自己的路,他们得学会妥协,学会拉拢,学会收买,学会交易.....但什么都学会了,他们就不是我们想要接班人了。但是如果学不会,他们又接不了班......”

在苏联,这一波的大清洗已经结束了,虽然比历史上少杀了很多人,而叶戈罗夫元帅也活了下来,罗科索夫斯基在被抓起来,严加审讯时,也因为艾琳娜的及时说好话,被特赦释放甚至升官了(其实是斯大林故意在演戏为艾琳娜积累资本),但是斯大林很明白俄罗斯人,也知道自己身边的这些人是什么德性。艾琳娜和黄克一样,都太过年青,资本太少,他们想要成功地接班坐稳,还有很多很多东西需要学习的。

“我的问题,是我只有十几年可活......而李润石你的问题......嗯,和自己建立的官僚体系的战斗,真是一场漫长而看不到尽头的战争啊......”

斯大林叹息着,又从秘书手上,拿过了一根腊条,放入嘴里,用力地嚼着,唔,真辣呀......

而几乎在同一时间,李润石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院子里,看着初夏的星空,也在一根一根地嚼着腊条。

整风已经开始,各地传来的讯息,犯错的同志,比他想象中还要多。余天云一案,其实问题不大,他只是作风粗暴,但本身却没有犯下最无法容忍的贪污腐化堕落问题。真正让李润石头痛的,还是各种革命功臣,在过去一年里腐化堕落的问题。

他读过黄克弄来的,后人对他在解放后不同时期做的那些事的各种评价。其实他也知道,现在正在做的这些事,他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获益最大,吸仇恨最少。

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他是李润石,哪里会是轻易向那些人妥协的人?

李润石放下腊条,拿起朱笔,在法院同志递上来的枪毙名单上,将那几个人名勾了勾.......

"有些事是不能做,但有些事,却是必须去做的!"

今天算是小两更吧,睡前再写了一小章,算是把这一段剧情完成

这个剧情,雷太多太危险了,我也不敢写得太细,其实写到这里时已经很做死了,先这样吧,明天我看了大家的回复后,会再把这两章进行细修和增删的。

月底了,有月票大家扔了。

第323章黄氏山头

“黄主任,吃饭啦!”

“为什么总是包饺子?”

“因为这是最简单,最容易做的。”

“幸好还有火锅,以及,劳动水.....”

苏联-莫斯科大学的食堂里,一个热闹留学生聚会正在进行着。聚会的地点是学校的食堂。今天是周日休息日,负责食堂毛子大叔大婶们将食堂就借给了中国来的留学生。

参加聚会的人是清一色的年青人,大半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余下的则是他们在学校里认识的苏联同学。

年青学生的聚会,菜肴都是自己烧的,其实味道好不到哪儿去,但重要的是热闹和开心。与会的苏联学生,则怀着兴奋猎奇的心思,尝试着去品尝这些带有东方风味的食物。

桌子上的饺子是最平平无奇的食物,炒青菜什么的,毛子青年人们觉得炒得太熟了。木炭火锅倒是有点的意思,唯一特别的是几个专门腾出来,放满辣椒的所谓“麻辣火锅”,让所有抱着好奇和作死,胆敢尝试苏联男女们,个个辣得怀疑人生,事后大灌肥宅快乐水。

中国学生主持的中苏留学生联欢会上,最受欢迎的,是名为“苏联可乐”的肥宅快乐水。

可乐这东西,其实真正的配方在后世早就不是什么机密,关键还是版权的问题。大黄克没费多少力就弄到了配方,交给了小黄克。小黄克拿到这配方,也不指望能靠他挣多少钱,纯粹因为自己的嘴馋,把配方扔给斯大林,然后告诉他后世百事可乐公司,用这东西从苏联这儿换到了“世界第六舰队”这段典故。

大林子又一次为自己后来的不孝接班人的行为而被气得耳孔里都冒蒸汽的同时,他的大手一挥,来人,给我盗版了.....

不久之后,罪恶的苏联可乐就诞生了......

苏联人很没创意地把这东西称为“劳动饮料”,但是黄克还是喜欢他原来的名字,可乐,折衷过后,中国留学生们都称之为苏联可乐。

怀着捉弄人的心情,今天的聚餐,黄克让人准备了麻辣火锅,麻辣烧鸡,麻辣水煮活鱼,辣条小吃,辣豆子,一大堆的辣菜.....虽然当天的饭桌上,一半是辣味一半不辣,但是还是有不知死活想来尝试,然后因为好奇心被得辣得半死的毛子学生中招。

不过这只是小小的恶作剧,实际上大家的心情却是有些难过的。

因为这是一顿毕业前的散伙饭!

现在已是1939年七月,在场的两百多名在莫斯科大学留学了两年的中国留学生,大半在饭后就将集体回国,然后加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去

1936年李润石第一次莫斯科之行后,中共就秘密派出第一批学员留学苏联,学习技术,同一时间,黄克通过自己和大学高校的友好关系,也从各地收罗了近百名大学生,秘密送往苏联留学。而苏联莫斯科大学则为这批中国留学生专门开辟了“中国分校”。到目前为止,留苏的中国学生总数已超过五百人。

两年的时间过去,第一批完成了初级晋修的学生毕业,即将返回中国。这两年的时间里,他们在莫斯科大学上的是半工半读的职业速成半——半天的时间学习专业性很强的理论知识,半天的时间则进工厂,由苏联派的专家工人带着下基层工作。象学徒一般地跟了两年。在这过程中,黄克只要有点时间,都会过来和这些中国留学生打交道,嘘寒问暖。

过去的两年里,黄克从斯大林这儿拿到的工资奖金,他个人没怎么花,基本都用在了这些学生身上。

斯大林本来想给黄克一个莫斯科大学中国“分校长”的职位,但是“校长”这个称号已经被常凯申搞臭了,黄克也不想触这个霉头,最后只要了个“主任”的头衔——在没有分校长的时候,主任就是最大的。

“王天心,你回去是要管化工厂的,化工厂安全生产规范一定要往死里抓。如果有上级领导外行指挥内行,大扯什么革命生产抓产量不顾安全,一定要怼他到死。宁可死守安全规范古板,也别自作聪明。”

“明白,黄主任。”

“这本化工手册,是我母亲从工厂的老前辈那儿掏出来的,已经在国内发行了,老师先送你一本,回国的火车上可以慢慢看。”

“主任,你真是的,连路上的休息时间都要占用啊!”

——————————

“小张,你母亲的肺病情况如何了?”

“已经好了。全靠黄主任你提供的链霉素,真是太感谢。”

“好了也要记得复查,这病很容易复发。我这里有一瓶药,够两个疗程用,以防万一。”

“已经好了,黄主任。不需要了。”

“拿去。你家里亲戚朋友不少,肯定有人用得上。肺结核是中国普遍的流行病。虽然国家已经在努力地推广全国免费治肺结核,但由于医疗系统落后,缺失太多,要铺开来需要时间的。”

-------————

“小敏,你和小李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主任你真会开玩笑,我们的年龄还没有到呢,国家建设第一,暂时是不会结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