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我是徐家子 第1154章

作者:马空行

  不止是在勋爵彩棚前,别处也有类似石头这样的角色,一问一答的解释着百姓的担忧疑惑。

  众人看了一会儿后,便也下了彩棚,乘车骑马回到城中。

  路上,

  长柏骑着马说道:“想来以后,朝廷还会在大周各处州县发下布告!今日所见的法子,倒也可以加进咱们的课业中!”

  徐载靖笑着点头:“不错!一板一眼的宣讲,百姓听着乏味,这样一问一答,好奇心的‘勾引’之下效果定然不错。”

  众人说着话,绕道西南的广利门回到了城中。

  傍晚,

  曲园街,

  勇毅侯府,

  归家的徐载靖刚回了自己院儿,

  留在家中的青草便捧着两张帖子走了过来。

  用毛巾擦着脸的徐载靖好奇道:“哪家的帖子?”

  “公子,康安伯熊家和富昌侯荣家的。”

  “哦?”

  说着,擦完脸的徐载靖将毛巾递给青草,顺手取过请帖。

  看完后,徐载靖轻轻摇头:“这两个人,都是一起上过战场了的,怎么聚会还分到两天呢?”

  “这不是耽误本公子读书么!”

  说着,徐载靖把帖子交给青草,道:“去,让寻书拿着我的帖子,去熊家和荣家一趟,看能不能合在一日,就.明天晚上吧。”

  “是,公子。”

  青草应是,转身准备出去。

  还没到门口,徐载靖又道:“青草。”

  “公子?”

  “再去梁家一趟,把六郎也叫上!他不怎么读书,京中的奇闻轶事他也更清楚一些!”

  青草应是而去。

  晚些时候,

  寻书回了侯府,传话进后院儿,道:三家公子都没问题!

  转过天来,

  徐载靖如往常般锻炼、上学。

  中午休息的时候,

  崔妈妈笑着走到了学堂中,

  朝着庄学究和徐载靖等人福了一礼后笑道:“几位公子,咱家老夫人的故交来了,所以请几位公子去寿安堂用饭。”

  听到此话,

  徐载靖心中一动,便知道是谁来了,笑着点头道:“有劳崔妈妈来知会我们!今日咱们可是有口福了。”

  长柏等人纷纷笑着点头。

  齐衡脸上的笑容尤为灿烂,准备朝外走去的同时,还回头看了明兰一眼。

  随后,

  众人出了学堂,齐衡则故意走在了最后面。

  去寿安堂的路上,齐衡还不时的看一眼身后的三个兰和长槙。

  看着齐衡不时看过来的视线,

  墨兰有些害羞的低下了头;

  如兰蹙着眉头有些疑惑顺着齐衡的视线,看向了一旁的明兰;明兰却没有看着前方几人,只是侧头和弟弟长槙说着话,

  齐衡感觉还没看够明兰的侧颜,前方便响起了崔妈妈的喊声:“几位公子到了。”

  齐衡这才发觉,已是到了寿安堂。

  正屋内,

  贺老夫人和盛老夫人坐在上首的罗汉椅上,

  下首还坐着一个穿着白色春装的俊秀少年,

  随着崔妈妈的喊声,

  屋内众人纷纷朝门口看去。

  看着走在最前面载章,盛老夫人笑道:“这个是我那大孙女婿,也是娘家侄孙,载章。”

  下首的白衣少年已经站起身。

  “载章身边的是宁远侯顾家二郎、身后的是长柏和靖哥儿那孩子。”

  看到徐载靖,贺老夫人脸上笑容更加真切,看向徐载靖的目光更满是喜欢和感激。

  毕竟多年前要不是徐载靖出手救了皇子,贺家定有灭顶之灾。

  “这位是齐国公府小公爷齐衡、和长枫那孩子。”

  贺老夫人接话道:“那最后面的姑娘小子,就是你家小孙女和小孙子了。”

  盛老夫人笑着点头:“他俩跟着那几位哥哥,去学堂凑数罢了。”

  一旁的白衣少年听着长辈介绍,躬身拱手的叫人。

  除了明兰长槙,白衣少年都是叫的兄长。

  等白衣少年叫完人,盛老夫人看着载章等人好奇的眼神,笑道:“孩子们,介绍一下,这孩子是我这老妹妹的孙儿,贺弘文。”

  “贺家弟弟好!”徐载靖和同窗们笑着拱手道。

第696章 可别挨手板哟

  “贺家哥哥好。”

  跟在最后面的明兰和长槙,各自行礼叫人。

  “六妹妹好!”

  贺弘文只看了明兰一眼,便赶忙看着长槙:“七郎,幸会。”

  “呵呵.孩子们,都坐吧!”盛老夫人伸手笑道。

  众人按照长幼齿序落座。

  贺弘文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同辈的哥儿身上,努力控制自己不去看明兰。

  贺家祖籍白石潭,乃属平江府(今苏州),离盛家祖宅所在的宥阳并不是很远。

  贺弘文自小跟在医术精湛的贺老夫人身边学习医术,自然也跟着去过江南两浙路不少地方。

  而江南两浙路的姑娘们,素来以温柔婉约灵秀优雅著称,

  江南两浙路商业又极为发达,富商云集,富家富养的容貌出众的姑娘们,贺弘文自小不知道见到过多少位。

  虽然年岁渐长,不再对男女之事懵懵懂懂,到了避嫌的年纪,可贺弘文医术精进,已经开始替着自家祖母坐堂。

  有时贺老夫人被请去深宅大院里,对某些病症,也会同贺弘文商量一二。

  这几年下来,

  有去问诊的主家有意或无意,

  贺弘文总感觉自己见到别家姑娘的次数,似乎比小时候还要多。

  贺老夫人自然也将这些事儿看到眼里,心知肚明。

  要知道,

  贺家在汴京虽算不上什么高门大户,贺老夫人这一脉的主君,只在御医院中当个院正。

  但贺家不止这一脉,贺弘文的叔伯们科举当官,在祖籍平州府也是创建了书院的,不是平常富户。

  在平州府周边的商贾人家看来,能嫁姑娘到贺家,那是高攀。

  可贺老夫人却从来没有和别家应许什么。

  原因倒也简单:贺弘文的叔伯们年纪渐长,族中却没什么科举出色的子弟接力,贺老夫人便想要给孙儿谋一门好亲事。

  那,

  什么是好亲事呢?

  贺老夫人笑看着寿安堂中身份都是举人的长柏长枫、未来可期的长槙、大姐夫载章、公侯高门的徐载靖齐衡及顾廷烨。

  好亲事就是,自家孙儿能和这几位做亲戚朋友!

  若是如愿,将来她也就没什么可担忧的了。

  随后,贺老夫人只是瞥了孙子一眼,便看出这些年下来,自家孙儿贺弘文头一次如今日这般扭扭捏捏。

  想着这些,贺老夫人又看了眼站到盛老夫人身边的明兰,心道:这般出色的姑娘,便是自己也没见过几个,孙儿心动理所当然。

  “老夫人,姑祖母她老人家在扬州的时候,就对您的医术赞不绝口。”

  “您什么时候有闲暇,我得请您去我家一趟,帮我母亲把把脉。”

  徐载靖落座后,看着贺老夫人继续说道:“自从宁姐儿诞生后,母亲睡眠总是有些不好。”

  一旁的载章连连点头。

  盛老夫人听到此话,虽然知道可能是徐载靖为了帮吴大娘子遮掩说的话,但她依旧关切的问道:“这种情况有多久了?”

  老夫人身边的明兰身子也紧绷了一下,关心的看着徐家兄弟二人。

  没等徐载靖兄弟回答,老夫人道:“我这儿有好用的安神汤剂,不行你们就带些回去。”

  载章笑了笑,安抚道:“姑祖母,您放心,一个月也没几天!请贺老夫人去看一眼,我们心里也放心些。”